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初乳在新生犊牛饲养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新生犊牛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犊牛获得被动免疫的唯一来源。在母牛怀孕期间,由于胎盘血液的屏障作用,犊牛无法直接获得免疫球蛋白,加之新生犊牛自身的主动免疫尚未发育,因此只能通过摄入初乳来获得被动免疫以抵抗外界的不良环境和有害病菌的侵袭。初乳的品质直接影响到犊牛的成活率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本文综述了初乳的鉴定方法和影响初乳品质的主要因素,用以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规模奶牛养殖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之后,我国奶牛规模化进程大大加快。很多地区提出了消灭"散养"这一"落后模式"的口号;也有些地区将散养集中到小区进行"集中散养",而没有考虑这一模式在疫情防控中存在的极大风险;还有些地区,脱离本地区饲料资源、环境承载、粪污消纳等实际情况,盲目求大、求洋,高额投资。事实上,超大型牧场模式在某些地区有一定代表性,但并不是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主流。对于目前我国奶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如何结合奶业优势区域的资源禀赋、养殖业历史以及市场容量来发展适度规模的奶牛养殖业,引导我国奶牛养殖业走向安全、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是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我国奶业目前存在的三种主体养殖模式——散养户、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结合原料奶质量、价格、收益等方面,对不同养殖模式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比较,力求探讨适合我国奶牛养殖业的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