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园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园艺植物栽培过程中害虫生物防治研究 ,包括微生物 (细菌、真菌、病毒等 )治虫 ,天敌昆虫、防虫植物、植物性农药、昆虫行为和习性的利用等 .还讨论了园艺植物生物防治推广应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耕地抛荒及其治理——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综述耕地抛荒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学界研究主要集中于耕地抛荒状况、形成原因、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等方面,但对抛荒概念界定、影响结果,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的观点未达成一致。与此同时,部分研究推断全国抛荒形势严峻,并基于抛荒必然威胁粮食安全的惯性思维,提出减少、遏制,乃至消灭抛荒的治理对策。未来还需要检验和修正耕地抛荒评价指标体系,探究抛荒发生规律和驱动机制,检验耕地抛荒的影响结果,并基于分类视野,明确抛荒影响后果,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抛荒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容器苗的根系是在容器内形成的,在出圃、运输、造林的过程中,根系得到容器保护,栽植成活率高,栽植后根系恢复生长快,没有裸根苗的短期停滞生长现象,有利于苗木的初期生长。近年来,河北坝上地区采用容器苗造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基于动机的概念框架,构建农民工回乡建房动机若干维度,开发回乡建房动机测量量表,采用因子分析法,利用在福建省农民工流出地的问卷调查数据,提取农民工回乡建房动机公因子,并对各类动机内涵进行理论解释;同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回乡建房农民工进行动机类型划分。研究发现:按强烈程度,农民工回乡建房的6种动机由强到弱分别为:"改善家人居住条件"、"保值增值规避风险"、"为自己未来返乡做准备"、"建房娶亲结婚"、"展现身份实力"、"维护成员权利"。按照影响建房动机产生的外部诱因和内部需求可以将农民工分为3类,即"外部诱因驱动型"农民工、"内部需求驱动型"农民工和"内外混合驱动型"农民工。其中,受外部诱因驱动而回乡建房的农民工占比较大。从中可以看出,农民工回乡建房较少是出于内部需求的主动安排,更多的是一种受到外部诱因驱动的被动选择,抑或称之为"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5.
耕地损毁及其治理分析——以福建省F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实地观察和入户访谈方法对福建省F镇耕地损毁情况及其影响进行调查分析,探索耕地损毁的形成原因,即土地执法不严、土地意识变化、耕地因荒变废等。对此,应加强土地管理、治理耕地抛荒、引导科学种田,开展耕地复垦,以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各地耕地利用方式改变,耕地多功能空间差异逐渐显现.以广东省为例,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加权求和评分法及Spearman相关系数方法,对2014—2018年广东省20个设区市耕地多功能水平和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分析,为提高耕地管理水平、政府制定耕地利用政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14—2018年广东省耕地生产经济功能总体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其功能等级在空间上呈珠三角地区中部向四周增强的特点,空间差异明显.社会保障功能总体呈增强趋势,粤西、粤北、粤东地区功能等级总体相对较强,珠三角地区功能等级总体相对较弱.生态景观功能总体呈减弱趋势,功能等级在空间上表现出高低相间的特征.综合功能总体呈减弱趋势,功能等级在空间上大致表现为珠三角地区相对较弱,粤西、粤北、粤东地区相对较强的特征,空间差异较大.广东省各耕地功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协同关系.其中,耕地生产经济功能与社会保障功能协同关系最强.该结果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充分发挥耕地多功优势,制定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通过探析农民对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活动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客观反映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从而了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启示。【方法/过程】基于泉州市岵山镇农户对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数据,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农户个体特征、参与程度及满足程度与农户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评价间存在相关性。基于此,提出建立公众需求表达机制,鼓励农户参与,合理布局,提升服务精准度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8.
1999年漳州荔枝冻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9年12月的严重冻害给漳州荔枝生产造成了很大危害,受冻面积和程度之大,超过历史记载任何受冻年份。估计在2-3年内难以迅速恢复。调查了荔枝受体情况和树体受害症状,拟定了荔枝冻害的分级标准。分析了该次严重冻害发生的原因和影响荔枝冻害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综合采用DEA-Malmquist、空间自相关法、空间滞后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空间分异格局,探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而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并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高值集聚区主要集中在胡焕庸线以南的东部沿海省份,低值集聚区主要在西部和北部的边境省份;2)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能够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尤其是离乡型非农转移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3)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存在截然不同的本地和邻地效应,即推进本地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抑制异地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因此,本文建议加大农业要素投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破除技术壁垒、邻近省份密切要素交流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对新农村建设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对福建沿海地区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调查的结果,分析当前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存在的问题,即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权责不对称和市场化水平低以及地区差异大,并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农村税费改革的大背景下,从供给主体体系、供给空间顺序和筹资渠道以及决策机制等方面提出创新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方式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