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2月11日,茫崖镇尕斯乡代尔村发生绵羊急性死亡,10日晚突然死亡20只,另有10只羊精神沉郁,卧地不起,12日受海西州农牧局委派,由我站选派三人前去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 尕斯乡代尔村有绵羊600多只,于2003年元月20日从秋季草场进入尕斯湖畔的冬季草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养殖场建于1993年8月,原有北极狐100只,经二年的繁殖增加至150只,生产情况一直正常,从1996年9月开始用粗盐腌制晒干的干裸鱼作基础日粮饲喂(配料:腌鱼60%、玉米35%、蔬菜5%),18日饲喂,22日发病,发病突然,发病率为100...  相似文献   
3.
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是一个分子质量为54 kb的糖蛋白,其活性受营养因素、激素水平等调节,因牦牛生存环境的特殊性,试验拟从分子水平研究天峻县牦牛脂蛋白脂酶外显子7(LPL-Exon7)基因的多态性,并与生长发育性状进行关联分析,从而为牦牛营养调控、品种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试验采集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牦牛抗凝血106份,提取血样DNA,并利用PCR技术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法对候选基因LPL-Exon7进行多态性分析,并于采血的同时对牦牛体重、体斜长、体高、胸围和管围等生长性状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高原牦牛LPL-Exon7基因在高原牦牛和野血牦牛中都表现为多态,存在3种基因型,即AA、AB和BB,由1对等位基因A和B控制,A等位基因均为优势等位基因。经χ2检验,符合哈迪—温伯格(Hardy-Weinberg)定律,处于平衡状态(P>0.05)。该位点在高原牦牛和野血牦牛群体中公、母牦牛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3588和0.2103、0.3219和0.3343,高原牦牛母牛的多态信息含量PIC<0.25,处于低度多态,高原牦牛公牛和野血牦牛公、母牛的多态信息含量均在0.250.05)。因此,初步推断牦牛LPL-Exon7可以作为牦牛标记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4.
一起北极狐腌鱼中毒杨安圈,刘国庆,祁永秀(天峻县兽医站,817200)我县木里乡开发公司狐狸养殖场于1994年9月22日发生一种以呕吐、瞳孔散大、运动障碍、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经检查,诊断为由饲喂腌鱼引起的食盐中毒。1发病情况:该养殖场建于1993...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利用野牦牛改良复壮家牦牛,提高生产性能的效果,于2012年11月对天峻县龙门乡18月龄野血牦牛、高原型牦牛进行了屠宰试验比较。结果 1/2野血牦牛屠宰前体重比同等饲管条件下家牦牛重18.84kg,胴体重前者较后者重17.51kg,龙门乡1/2野血牦牛的体重和胴体重均大于龙门乡高原型牦牛、大通牦牛、青藏高原型牦牛、羌塘型牦牛,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表明野牦牛是复壮家牦牛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改良绒山羊红细胞钾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焰光度法对94只柴达木改良绒山羊的红细胞钾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柴达木改良绒山羊红细胞钾浓度存在多态性,有高钾和低钾两种表型,以高钾型为优势表型(79.79%);(2)高钾型山羊的红细胞钾浓度在37-83.2mmol/L之间,低钾型的在16-28.8mmol/L之间;(3)K^L和K^h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068和0.8932,基因杂合度为0.1782。  相似文献   
7.
1991年10月4日,天峻县兽医站在冷库屠宰检疫中检出一例牛囊虫病。患牛5岁,母。屠宰后检验发现,患牛全身布满米粒大小的囊状虫体,对舌肌、咬肌、心肌、颈部肌肉、背部肌肉、肋间肌进行检查,发现每10cm~2有25—38个虫体,舌肌和心肌虫体在30个以上,整个肌肉组织都布满小囊,囊内充满液体。囊外有少量结缔组织和肌肉连结。镜检:囊壁附有头节,头节上有吸盘。患牛极度消瘦,确诊为牛囊虫病。  相似文献   
8.
利用腹腔镜技术观察发情藏羊黄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腹腔内窥镜观察发情藏系母羊子宫及黄体情况。结果表明:参试藏系母羊双侧均有黄体的有12只,占30%;单侧有黄体的23只,占57.5%:黄体发育率87.5%。说明试验所选方案对藏系母羊的诱导发情和超数排卵效果显著(P〈0.01)。由腹腔内窥镜观察也可得知,母羊的发情调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虫克星对羊鼻蝇病的治疗效果黑占才杨安圈(青海省海西州牧科所德令哈817000)1试验材料及方法1.1试验动物绵羊20只,是某单位于1996年4月中旬从德令哈市宗务隆乡壹克阿拉地区购买,年龄1~3岁。羊体质瘦弱,精神沉郁,食欲不振,100%表现有流脓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方法]随机选择家牦牛63头为对照组,1/2野血牦牛57头为实验组,测定6月龄、18月龄体尺、体重,日增重,并将测定数据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结果]表明:6月龄1/2野血牦牛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比同龄家牦牛平均提高7.48%、7.93%、8.03%、9.64%、24.26%,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