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1.
杂交酸模 (Hybriddock -RumextianschanicusCV.×R.PatientialL.)是前苏联学者于1990年培育而成的植物学性状稳定的多年生饲草新品种 ,自1996年引入我国。根据我国专家评估 ,酸模粗蛋白高、抗旱耐盐碱、速生高产 ,可作为一种新型饲料作物。但其蛋白质构成及营养价值究竞如何 ,需进一步研究。为此 ,本课题组对引进的原种酸模进行了不同生育期的营养成分及营养动态的系列分析研究。试验分为苗期、返青期、叶簇期、抽茎期、开花期、成熟期及枯萎期7个生育时期 ,分别测定了其含氮量、非…  相似文献   
2.
中国骆驼发展史(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境内什么时候才有骆驼?古生物学家根据地质年代化石考证(见《化石》杂志1979年第一期)在我国山西省东部的下更新统的地层中,发现了类驼化石一现生骆驼较早的祖先。在河南省、北京周口店等地发现了一些时代较晚的骆驼化石——巨类驼。属于晚更新世中一晚期的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流域的地层中,出土了名为“诺氏驼”的骆驼化石。“诺氏驼”比现生种个体大,但骨骼的主要特征与现生种类似,看来应是现在双峰驼的近祖。从国外考古发现的化石证明了原驼自北美经白令海峡来到东半球,在中亚细亚变成双峰驼的说法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双峰驼约有6.7万头,占全国第三位。在1980—1982年,我们首次对其被毛纤维类型、细度、长度、强度、伸度、净毛率、含脂率等品质,进行了测试,并且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双峰驼的绒毛和粗毛纤维的微细构造。  相似文献   
4.
到了南北朝的时候,各种游牧部族乘机向内地迁移,逐渐深入到甘肃、陕西、山西以及河南省的黄河以北地带。其中有的牧民虽也向汉人学习农业生产、但绝大部分仍以放牧牲畜为其主要的生产方式。再加之各统治阶级特别重视养畜业,所以这一时期的畜牧经济在我国北方和西北各地区普遍发展起来,养驼业也随之大大兴盛发达了。例如北魏的骆驼同马一样是一种蕃衍很快的家畜,仅官养的骆驼就有百多万峰,成为我国养驼史上的高峰时期。《魏书》卷一一○食货志载:  相似文献   
5.
1981—1982年,我们对新疆奇台县双峰驼被毛品质进行了测定研究,其中包括纤维类型(按重量计)、细度、长度、伸度、净毛率、含脂率等。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