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犬的灵敏嗅觉是其开展嗅觉作业的基础,在嗅觉作业中如搜毒、搜爆、检疫科目训练,涉及气味联系、气味分化、信号植入、示警方式等内容.气味联系、气味分化是犬嗅觉作业训练的重点环节,其效率直接决定了科目训练的整体效率.同时,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发现,利用网球感染、气味棒装填实物建立犬的气味联系、气味分化、信号植入的方法,学生较难理解,训练步骤烦琐、多人同时操作场面较为混乱,影响学习效果.针对上述问题,兴趣小组在分析网球感染、气味棒装填实物训练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针对性开发设计辅助工作犬嗅觉作业训练工具——嗅闻墙,并构建基于嗅闻墙的训练方法.嗅闻墙的核心设计是墙体规则分布较多且具有一定间距的气味散发孔,通过双面卡盘内外螺纹管与能够自由拆卸的载物瓶相连,实现对犬的嗅闻行为高频强化,解决气味残留对再次训练造成的干扰.基于嗅闻墙构建的工作犬嗅觉作业训练方法,大体上包括四步:诱导并增强嗅闻气味散发孔行为、增强犬嗅闻目标嗅闻物的行为、示警反应训练、手势或口令信号植入.  相似文献   
2.
一、调教犬扑人行为的方法概述 (一)厌恶刺激法 厌恶刺激法是指在犬扑人时,训练者施予厌恶刺激,通过厌恶刺激与扑人行为关联,使扑人行为减弱甚至消失.由于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犯错误要受惩罚"的普遍逻辑认知,厌恶刺激法成为广大初学者首先尝试的方法.该方法在使用时需要把握刺激的强度,强度过大容易破坏人与犬的亲和,强度不足可能会让犬误以为成功获得主人的关注,从而反向增强犬的扑人行为.即使经验丰富的训练师能够准确把握厌恶刺激的强度,也有可能会引起犬主的不满;此外,该方法不应与厌恶刺激施予者相关联,否则犬在厌恶刺激施予者在场时不会出现扑人行为,但在施予者不在场时可能会出现扑人行为;最后,厌恶刺激施予的时间点必须把握准确,应在扑人行为发生的那一刻施予,超前或滞后施予厌恶刺激可能会让犬建立非目标性联系.因此,对于经验不够丰富的训练师来说要慎用该方法,即使经验丰富的训练师也要提前与犬主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