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确定奶牛产后卵巢周期活动恢复的最佳方案。[方法]应用诱导促排卵(Ovsynch)技术GnRH+PG、GnRH+CIDR+PG及2次PG方法对产后20·d体况评分为2.75~3.50、子宫复1日较好、卵巢无明显卵泡和黄体活动的奶牛进行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奶牛产后卵巢开始活动的时间、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空胎天数等。[结果]GnRH+CIDR+PG及2次PG处理可显著缩短奶牛产后卵巢开始活动的时间、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和空胎天数;3个处理奶牛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GnRH+CIDR+PG及2次PG处理对奶牛产后卵巢周期活动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体(Corepus Luteum,CL)是由排卵后的卵泡形成的一种功能性内分泌器官,它主要通过分泌孕激素(P)而在妊娠识别、建立和妊娠维持过程中发挥作用.如果没有妊娠建立,过一段时期黄体即自动消失.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在哺乳动物的卵巢黄体上存在一些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这些细胞因子主要通过自分泌或(和)旁分泌作用而与其黄体上的受体相结合,进而对黄体的机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产后奶牛酮病的治疗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酮病或丙酮血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产后10~60d的泌乳牛。产后诊断一般选择在第28d。实际上,此病产生的原因是血糖浓度降低,过多的形成和释放酮体,在感染牛的呼吸、乳中和尿中可以检测到烂苹果气味(丙酮味)。大约2/3的酮病是直接发病的,1/3的是继发产生的,主要由胎盘滞留、子宫炎,皱胃移位、肾炎、跛行或者其它任何致使牛过度进食的因素都可继发。生乳热可能增加5.2%~15.3%酮病的发病几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23.6%的生乳热并发酮病。左方皱胃移位增加了53.5倍的酮病发生几率。在产前低蛋白和能量的吸入与酮病的发生有关联的。  相似文献   
4.
奶牛由于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初期生殖机能发生较大变化.在产后需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其生殖机能才能恢复到正常稳定状态,开始正常的发情活动.及时配种受孕。而产后生殖机能的恢复.主要指卵巢与子宫机能的恢复.通过对产后奶牛卵巢与子宫活动的监测.以便为适时配种繁殖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绵羊肺炎支原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是引起羊支原体性肺炎主要的病原体之一,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气、渐进性消瘦以及肺间质增生性炎症等临床症状。由于本病感染后常呈慢性表现,康复羊可长期带菌,故控制和消灭本病比较困难。MO感染造成的直接损失是羔羊死亡率增加,间接损失是慢性营养消耗、体重减轻、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脓肿是指在奶牛任何体组织或器官内形成的外有脓肿膜包裹、内有浓汁潴留的局限性脓腔。当脓肿得不到及时处理时,且采用注射器穿刺排脓困难时,必须采用手术方法进行"脓肿切开术",以便及时排出浓汁,清除脓肿膜。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经过对多例发生于奶牛不同体组织或器官的脓肿进行了"脓肿切开术"的治疗,效果显著。现就对2008年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对宁夏区内5个规模奶牛场的繁殖母牛生殖状况调查的基础之上,分析表明,产前体况评分为3.25~4,产后体况评分为2.75~3.5,年泌乳量为7 000~5 000kg,产犊季节在秋冬季、经产奶牛等因素与其相对应的对照组比较,产后卵巢开始活动的时间、产后第一次站立发情的时间、产后第一次配种时间明显提前(P〈0.05),受胎率明显增高(P〈0.05),产犊指数明显缩短(P〈0.05)。  相似文献   
8.
环形泰勒焦虫病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地方性流行病,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该病多呈急性经过,以高热稽留、贫血和体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养牛业的危害很大。该病的传播媒介在我国主要为残缘璃眼蜱。感染泰勒虫的蜱在牛体吸血时,子孢子随蜱的唾液进人牛体,首先侵入局部单核巨噬系统的细胞内进行裂体生殖,形成大裂殖体。大裂殖体发育形成后,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产后20d体况评分为2.75~3.5、子宫复旧较好、卵巢无明显的卵泡和黄体活动的奶牛应用Ovsynch(同期诱导排卵)技术促进卵巢活动,结果表明:采用GnRH+CIDR+PG方法以及两次PG法对促进奶牛产后卵巢周期活动恢复作用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奶牛体况评分(BCS)影响奶牛繁殖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ing,BCs)早在20世纪初被人们提出,如同我国的十分制、八成膘等。直到20世纪80年代,Wildman才把体况评分加以改进并应用于奶牛选育上,作为一个选育奶牛的经济性状。国外很多学者关于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国内也略有报道。目前,我国奶牛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大规模的集约化奶牛场建立,这种情况下,需要提高科学的营养管理技术,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改善乳成分、提高繁殖力和减少及控制疾病,从而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