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海省作为牦牛主产区,牦牛屠宰场废弃物多,且瘤胃内容物占废弃物的大半,如何做好再利用,意义重大。本文从屠宰场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作为饲料实现资源再利用和生物发酵饲料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屠宰场瘤胃内容物资源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40~90 kg牦牛犊牛硒的维持需要量及净生长需要量,为牦牛犊牛的饲养标准提供基础依据。选取(60±3)d日龄、身体健康、出生体重相近的35头公牦牛犊作为试验动物,分为起始屠宰组(BL组)、中期屠宰组(M组)、末期自由采食组(AL高饲喂水平组)、70%自由采食组(IR70中饲喂水平组)和40%自由采食组(IR40低饲喂水平组)。在试验开始时对BL组进行屠宰,平均体重为48 kg;在平均体重达到约64 kg时对M组进行屠宰;在AL组体重达到约88 kg时,从AL组、IR70组和IR40组各组随机选取5头犊牛进行屠宰。对样品进行处理并测定各组织中的硒含量,计算出试验期间硒的沉积量,根据硒沉积量与EBW和干物质采食量DMI的关系,分别建立牦牛犊牛硒元素生长需要量模型和维持需要量模型。结果表明,硒主要分布于牦牛犊牛的肌肉和内脏,分别占体内总硒量的47.43%和23.85%;硒的维持需要量=-0.162 7+0.832 2 DMI,硒的净生长需要量=0.096 6×EBW0.348 3。综上所述,40~90 kg牦牛犊牛硒的维持需要量为0.16 mg·d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明青海省主要牦牛饲养区海晏县牦牛的营养状况,为制定添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于2015-09—2016-08跟踪测定了青海省海晏县牧户草场天然牧草产量以及牦牛干物质采食量、体重和血清生化指标,同时分析平均日增重与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天然牧草可食草产量7月份高于其他月份;春季牦牛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秋、冬季(P0.05),秋季显著低于其他季节(P0.05);1月份、2月份、3月份、10月份、11月份、12月份牦牛平均日增重呈现负增长,4月份后逐渐上升,6月份、7月份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5);血清葡萄糖(GLU)的含量7月份显著高于除6月份、10月份外的其他月份(P0.05);2月份、3月份血清尿素氮(UN)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低于其他月份;由相关性分析可知,平均日增重与血清UN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综合得出,青海省海晏县10月份至次年3月份为饲草供给不足,牦牛平均日增重呈现负增长,4月份后平均日增重逐渐上升,因此,建议轮牧的放牧形式下,10月份至次年3月份,采用天然草场配合补饲饲料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究40~90 kg牦牛犊牛能量代谢规律及需要量。选取35头健康、体重相近的(60±3)日龄牦牛犊牛(公),分为3组,分别为初期屠宰组(IS组,7头)、中期屠宰组(MS组,7头)、末期屠宰组(FS组,21头),而FS组又分为自由采食组(AL组,21头)、70%采食组(IR70组,21头)和40%采食组(IR40组,21头)。预试期30 d,正试期90 d。AL组、IR70组和IR40组牦牛犊牛分梯度饲喂基础饲粮。当IS组、MS组、AL组牦牛犊牛体重分别达到48、64、88 kg时,5组各选择5头牦牛犊牛进行屠宰。在试验结束前2周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和气体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AL组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IR70组和IR40组(P<0.05)。2)AL组的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IR70组和IR40组(P<0.05),AL组的总能、粪能、代谢能和消化能显著高于IR70组和IR40组(P<0.05),AL组和IR40组的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显著高于IR70组(P<0.05)。3)AL组和IR70组...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反刍动物常用粗饲料营养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饲草料营养价值的评定包括饲料营养成分的评价和利用率的评价两部分。文章针对青海省的饲料资源,将青海省境内11种粗饲料青稞秸秆、小麦秸秆、油菜秸秆、豌豆秸秆、蚕豆秸秆、马铃薯秸秆、燕麦青干草、老芒麦、垂穗披碱草、苜蓿以及青贮玉米秸秆的常规营养数据、产气法测得的发酵指标以及部分能值加以归纳,通过预测方程计算部分可消化蛋白及消化率数值,以对青海地区放牧家畜的日常饲养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探究高海拔地区冷暖放牧季节的生长牦牛与成年牦牛瘤胃细菌区系组成及季节变化特征。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1.5岁公牦牛和3.5岁公牦牛各5头,根据牦牛年龄和采样时间不同分为4组,分别为BO组(暖季采集的1.5岁公牦牛瘤胃液)、BT组(冷季采集的1.5岁公牦牛瘤胃液)、DO组(暖季采集的3.5岁公牦牛瘤胃液)和DT组(冷季采集的3.5岁公牦牛瘤胃液)。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1.5岁和3.5岁公牦牛瘤胃中拟杆菌门、软壁菌门丰度在冷季明显高于暖季,而厚壁菌门和互养菌门的丰度在暖季明显高于冷季。在属水平上,1.5岁和3.5岁公牦牛瘤胃中产酸糖酵菌属、Papillibacter的菌属丰度在冷季明显高于暖季,而未分类-普雷沃氏菌属和欧氏菌属丰度明显降低。功能预测中显示,在冷季时期1.5岁和3.5岁公牦牛瘤胃微生物区系中的聚糖生物合成与代谢功能、酶家族和脂质代谢和运输和分解代谢功能等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暖季,而翻译功能相关的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暖季。研究表明,暖季放牧牦牛瘤胃水解产物降解菌群在种类、数量、能量代谢等方面均高于冷季,表明暖季放牧更有利于牦牛瘤胃细菌区系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精料补充料补充两种主要过瘤胃氨基酸对泌乳期放牧牦牛体增重、血清生化指标及乳成分的影响。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24头泌乳牦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高蛋白组(HP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6.66%的精料补充料,中蛋白组(MP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5.05%的精料补充料并额外添加0.23%过瘤胃赖氨酸和0.03%过瘤胃蛋氨酸、低蛋白组(LP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3.57%的精料补充料并额外添加0.46%过瘤胃赖氨酸和0.07%过瘤胃蛋氨酸。预试期8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3组母牦牛终末体重及净增重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LP组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HP组血清尿素氮的含量显著高于LP组(P<0.05),各组间血清其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3组泌乳期牦牛产奶量无显著差异(P>0.05),LP组乳脂率显著高于MP组和HP组(P<0.05),HP组总固形物含量显著低于MP组和LP组(P<0.05)。综上得出,降低泌乳期牦牛精料补充料的粗蛋白水平并补充相应的过瘤...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海晏县牧场牧草营养品质全年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弥补众多青藏高原定点监测全年牧草营养价值变化对生产支撑不足的问题,探明青藏高原放牧牦牛全年轮牧条件下牧草的全年动态营养价值,本研究选取青藏高原典型牧户的放牧草地,于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全年跟踪放牧牦牛、模拟采集可食性牧草,并分析牧草常规营养成分及总能,采用体外两阶段法测定牧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结果表明,1)牧草中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钙(Ca)和磷(P)含量分别为3.68%~19.21%、0.86%~2.74%、9.65%~43.83%、44.70%~76.23%、5.40%~9.62%、2.13%~5.12%和0.027%~0.190%,5月份CP、Ash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1);2)体外两阶段法评定牧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得出,消化率为42.72%~72.47%,5月份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1);3)牧草总能(GE)、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分别为17.76~19.67、7.81~13.26和6.40~10.87 MJ·kg~(-1),全年不同月份牧草GE差异不显著(P0.05),以6月份最高,11月份次之,牧草DE及ME为5月份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5),4月份和6月份次之,12月份最低。青海省海晏县牧场5月和6月天然牧草品质优良,10月至翌年3月牧草营养价值较低。因此,建议牧民和养殖户在10月到翌年3月采用天然草地配合补饲饲料养殖;鉴于全年轮牧季节性草地类型不同,今后应采取跟踪式牧草营养监测方法,较好地实现放牧牦牛精准补饲。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70~90 kg牦牛犊牛矿物质元素铜、铁、锌的分布规律及营养需要量,采用比较屠宰法,选取21头体质健康、体重[(60.44±4.59) kg]相近的公牦牛犊牛,随机分为3组,试验犊牛分别在平均体重达到73.61、81.96和96.53 kg时屠宰,即初期屠宰组(BL组)、中期屠宰组(M组)和末期屠宰组(F组)。对内脏(含血)、骨骼(含头蹄)、肌肉、脂肪、皮、毛称重并记录数据,测定各组织中矿物质元素铜、铁、锌含量,分析各组犊牛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矿物质元素体内分布规律,并建立70~90 kg牦牛犊牛矿物质元素铜、铁、锌净生长需要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随着牦牛犊牛体重增加,宰前活重(SBW)、空腹体重(EBW)、干物质采食量、胴体重、肉重、内脏(含血液)重、毛重均显著增加(P<0.05)。F组的骨重显著高于BL组和M组(P<0.05),M组的屠宰率显著高于BL组和F组(P<0.05)。2)铜、铁在内脏(含血)中的占比最高,锌在肌肉中的占比最高,铜、铁、锌在脂肪中占比均较低。3)牦牛犊牛体内铜、铁、锌含量与EBW具有高度相关性,70~90 kg牦牛犊牛铜、铁、锌...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牦牛犊牛生长后期能量消化代谢及生长需要量。选择健康、出生日期接近、平均体重(60.44±4.59) kg的大通牦牛犊牛(公牛)21头,随机等分为3组,即初期屠宰组(平均体重73.61 kg,IS组)、中期屠宰组(平均体重81.96 kg,MS组)、末期屠宰组(平均体重96.53 kg,FS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犊牛。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所有牦牛犊牛均单栏饲喂,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当犊牛平均体重达到73.61、81.96、96.53 kg时进行消化代谢、气体代谢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牦牛犊牛体重增加,宰前活重和空腹体重显著增加(P<0.05)。2)随着牦牛犊牛体重增加,干物质、钙和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IS组无机物、氮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MS组和FS组(P<0.05)。3)随着牦牛犊牛体重增加,总能、粪能、尿能和消化能显著增加(P<0.05),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显著降低(P<0.05)。IS组和MS组代谢能和总能消化率显著高于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