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选取2月龄、体重(96±1.2)kg的荷斯坦奶公犊9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添加8g/(头·d)活性酵母与复合酶组合产品,试验共75d,其中预试期15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①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耗料增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日粮添加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代谢物的影响,为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在奶牛高效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选取20头1日龄体重为(38±3)kg的荷斯坦公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亮氨酸组(1.435 g·L~(-1))、苯丙氨酸组(0.725 g·L~(-1))、混合氨基酸组(1.435 g·L~(-1)亮氨酸和0.725 g·L~(-1)苯丙氨酸),每组5头牛,各组以丙氨酸调节为等氮日粮。犊牛单独饲喂,试验共8周,预试期1周,正试期7周。试验犊牛单圈饲养,试验日粮由原奶和开食料组成。犊牛出生后,1 h内饲喂4.0 L初乳。此后1周为过渡期,日喂原奶2次,每次3.0 L。过渡期内以氨基酸添加量的20%为梯度逐天增加,至出生第6天达到添加量的100%。2—8周为正试期,日饲喂添加氨基酸的原奶2次。第2—3周每次3.5 L,4—8周每次4.0 L。第3周开始定量供给开食料,自由饮水。在犊牛1、3、5、7、8周龄测定体重、体高、体斜长和胸围,计算体躯指数和体长指数;采集10 mL血液用于获得血清,并检测其氨基酸组成、葡萄糖、尿素氮、胰岛素和胆囊收缩素。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V22.0统计软件GLM过程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混合氨基酸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相对于对照组,各处理组显著提高最终体斜长(P0.05)。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具有降低最终体高的趋势(P0.10),而苯丙氨酸显著降低最终胸围(P0.05)。与对照组相比,亮氨酸组和混合氨基酸组显著提高犊牛8周龄体躯指数(P0.05)。但各组犊牛初始体重、体斜长、体高、胸围、体躯指数、体长指数和最终体重及体躯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亮氨酸显著提高血清组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甘氨酸和总必需氨基酸的浓度(P0.05),趋于增加天冬氨酸和总氨酸浓度(P0.10),但显著降低丙氨酸和甘氨酸浓度(P0.05)。苯丙氨酸显著提高血清苯丙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浓度(P0.05),对照组因添加丙氨酸调节为等氮日粮,其血清丙氨酸浓度显著高于亮氨酸组与混合氨基酸组(P0.05)。苯丙氨酸和亮氨酸对血清各种氨基酸浓度无交互效应(P0.05)。亮氨酸显著提高血清葡萄糖浓度(P0.05),苯丙氨酸降低血清葡萄糖浓度(P0.05),且与亮氨酸存在负交互效应(P0.05)。此外,苯丙氨酸显著提高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但亮氨酸和苯丙氨酸添加对血清中胰岛素及胆囊收缩素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亮氨酸可提高犊牛血清部分必需氨基酸、葡萄糖浓度、8周龄体躯指数和平均日增重。从以上指标可见,亮氨酸添加效果优于苯丙氨酸,但二者在影响血清葡萄糖浓度方面存在负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活性酵母与复合酶复合制剂(YEM)对放牧加补饲饲喂模式下澳大利亚不同品种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及健康情况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FF(荷斯坦×荷斯坦)、FJ(荷斯坦×娟姗牛)、FU(荷斯坦×本地牛1)、FX(荷斯坦×本地牛2)、UJ(本地牛1×娟姗牛)、XJ(本地牛2×娟姗牛)6个品种,每个品种22头共132头奶牛,各品种根据泌乳时间及产奶量相近原则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参试牛只均采用放牧加补饲方式进行饲喂,对照组补饲基础日粮,试验组在补饲基础日粮中添加40 g/(d·头)YEM制剂。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试验全期,FF、FJ、FU、FX、UJ、XJ试验组奶牛平均产奶量分别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3.26、2.21、2.03、1.96、2.44、1.63 L/(d·头)(P0.01);饲喂1周后各品种试验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差值呈逐渐增大趋势,FF试验组奶牛第6周时平均产奶量较对照组提高4.99 L/(d·头);与对照组相比,FF、FJ、FX、UJ、XJ试验组乳蛋白率有所提升(P0.05),FF、FU、FX、UJ、XJ试验组乳体细胞数量降低(P0.05),FJ试验组乳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综上,YEM在澳洲放牧加补饲的饲养模式下可显著提高各品种奶牛生产效益,对乳蛋白率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减少FJ奶牛乳体细胞数,对奶牛健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剂量过瘤胃淀粉酶对体外发酵及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体外试验采用两步法,在培养底物中添加0(对照)、0.5和1.0g/kg的过瘤胃淀粉酶,在体外发酵培养96h,以模拟瘤胃、真胃和小肠的消化过程,测定底物营养物质消失率。动物试验选择120头产奶量和泌乳天数接近的经产荷斯坦牛,分为3组,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相同胎次的牛随机分配到各组中,分别饲喂0(对照)、10和20g/(头·d)的过瘤胃淀粉酶,试验期42d。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底物中添加过瘤胃淀粉酶可显著提高淀粉消失率(P<0.05),对干物质消失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过瘤胃淀粉酶添加组数值上高于对照,且1.0g/kg添加组数值最高。动物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20g/(头·d)过瘤胃淀粉酶组产奶量高出1.13kg/d(P<0.05);10 g/(头·d)组产奶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数值上高出对照组0.65kg/d;日粮中添加过瘤胃淀粉酶对各种乳成分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数值提高了乳成分总产量。由以上两部分试验结果可知,添加过瘤胃淀粉酶...  相似文献   
5.
反刍动物对磷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参与动物机体多种生物学反应的必需元素之一,但畜禽养殖,尤其是反刍动物养殖过程中磷排泄带来的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提高磷的利用率、减少磷排泄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反刍动物磷利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并结合其代谢特点归纳了提高磷利用率的措施,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