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生产的蜂王浆为研究对象,从24~72 h每隔4 h设置一个收获时长,共设置13个收获时长,采用1日龄幼虫进行蜂王浆生产.研究时长因子对蜂王浆产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收获时长蜂王浆样品的单台产量随采收时长改变而变化的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相同的生产时长条件下.采取56、64、68 h这3种采收时长时,蜂王浆的单框产量与对照组(72 h生产时长收取蜂王浆的单框产量)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其他9个生产时长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2)单台产量随生产时长的增大呈不完全增加趋势.产量最低的是24 h的蜂王浆.单台产量为0.051 0 g;最高的是72 h的蜂王浆,为0.568 6 g.  相似文献   
2.
中华蜜蜂为桃树授粉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蜜蜂(中华蜜蜂)授粉、人工授粉和自花授粉3种方式处理桃树,比较桃子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差异,研究蜜蜂为桃树授粉效果。结果表明:蜜蜂授粉桃子的坐果率显著高于人工授粉和自花授粉,自花授粉桃子果实pH显著高于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在桃子单果重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比重上3种授粉方式间差异均不显著。因此,蜜蜂授粉可提高桃子的坐果率和产量,但对果实品质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