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华北地区引进扬子鳄后 ,在室内安全越冬问题急需妥善解决 ,1996~ 1999年 ,采用人工控温使扬子鳄冬眠和不冬眠两种方式越冬。结果表明 ,在华北地区 ,在无法模拟自然条件使扬子鳄冬眠越冬的环境改变时 ,在人工控温下不冬眠是扬子鳄越冬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2.
非洲企鹅(Spheniscus demersus)是一种濒危海鸟,也是动物园展出的重要物种。上海动物园从日本和荷兰引进非洲企鹅,种群不断扩大,并成为国内种群发展的基础。但对其遗传多样性和结构了解很少,无法开展有效的遗传管理。本研究分析了上海动物园39只非洲企鹅的mtDNA D-loop区430 bp序列,并与已发表的日本种群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片段存在15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的3.5%;共定义了10个单倍型,其遗传距离为0.002~0.019。日本种群包含A、B两个mtDNA D-loop单倍型世系,上海种群的10个单倍型均属于A世系,且与日本种群有5个共享单倍型,其遗传多样性水平略低于日本种群。上海种群可以进一步分为3个小的世系,但置信度偏低(54%~87%)。上述结果提示,上海种群相对于日本种群的A世系而言有较好涵盖度,但仍有必要进一步引进建群个体,尤其是含有B世系单倍型的个体。  相似文献   
3.
人工驯养野生动物是获取野生动物产品的重要手段,但是非法盗猎的野生动物产品以人工饲养的名义进入市场,就会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形成挑战。因此,准确鉴别市场上的动物产品是来自养殖场还是野外,是保护野外种群,维持养殖业正常秩序的关键。本研究以北美水貂(Neovison vison)为例,基于颧骨内侧空间(ZAS)、颧宽(ZAA和ZBA)、颅基长(BSL)、下颌长(MDL)、眶后收缩(POC)和最大面部宽度(GFB)等量度,建立了9个头骨形态计量学指标:POC/GFB、POC/BSL、POC/MDL、ZAS SQRT/BSL、ZA SSQRT/MDL、ZBA×BSL/2ZAS、ZBA×MDL/2ZAS、ZBB×BSL/2ZAS和ZBB×MDL/2ZAS。野生组(n=32,9雄23雌)和饲养组(n=45,35雄10雌)的比较表明,除POC/GFB外,所有指标对于在两组样品之间均有显著差异,整体判别正确率为73.2%—85.5%。在性别已知的情况下,雄性的整体正确率为82.4%—93.8%,雌性为41.7%—85.7%。为此,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来源的动物建立相应的参考数据,利用似然比进行鉴别。本研究的结果不仅可用于北美水貂的鉴别,也为其他小型食肉动物的鉴别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4.
提出用水-羽毛接触点密度(Dp)的指标来描述鸟类廓羽表面的防水性能。29种鸟类胸部廓羽的检测表明,除了极少数物种以外,陆禽的Dp较小,涉禽和潜水鸟类的Dp居中,而游禽的Dp较大。这表明鸟类通过羽毛微观结构的变化来使羽毛具有相应水平的防水性能。因此,Dp是一个连接羽毛结构和功能的指标,对鸟类的适应性进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图3表1参9。  相似文献   
5.
以崇明东滩的长江口典型芦苇湿地作为试验地点,通过对研究样地冬春季土壤呼吸及表层土壤温度、含水量的测定,探讨不同刈割期和还田处理对湿地芦苇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期刈割且还田措施显著增加了土壤呼吸强度,而早期刈割且不还田措施显著降低了土壤呼吸强度。湿地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和水分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呼吸与表层土壤温度具有显著的指数关系,而与表层含水量的关系较低,二者的共同作用可以解释土壤呼吸变化的88%~93%,表明不同的管理措施可显著影响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土壤碳排放。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加方便、准确地鉴定毛皮,根据东北林业大学毛皮标本室收藏的标本,编制了毛皮形态学检索表,该表可以准确鉴定食肉目和啮齿目8个科的58个物种的毛皮。本检索表尽量采用可以明显确认的形态特征进行编制,并尽量避免使用在剥皮鞣制过程中容易丢失的特征。表中绝大多数物种的特征均从5张以上的皮张总结而来,主要适用于未经过染色、剪绒、拔针等处理的生皮或鞣制过的皮张。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法律明令禁止对濒危野生动物进行猎杀、滥食以及非法交易,但鼓励人工饲养种群的规模化养殖和商业化利用。这引起一个重要问题:即从野外非法猎取的野生动物,会假借人工驯养繁殖的名义合法地进入市场,这对执法部门如何精准鉴定动物来源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现有的依靠骨密度和头骨形态的鉴定方法不能满足需求。本研究以野外水貂(n=25)和人工驯养水貂(n=38)的下颌骨为对象,建立一个更为简便而有效的鉴别方法。下颌骨与咬肌构成一个杠杆系统,髁状突为支点,前臼齿和臼齿的齿尖为阻力点,各个齿尖到髁状突的距离为阻力臂。我们推测,野生水貂的食物质地较为坚硬,而人工饲养的动物食物柔软,因而野生水貂捕食和进食时需要更大的咬合力和咬合效率。这一差异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很可能导致阻力臂结构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足够明显,就可以据此建立动物来源的判别指标。通过测定髁状突到前臼齿第3齿尖以及臼齿上的下原尖和下前尖的阻力臂、齿冠长及齿尖高等数据,建立了13个判别指标,利用这些指标分析野生与饲养个体间的差异并进行判别分析,以已知来源个体的正确回判率来评价其有效性。结果显示,与野生组相比,人工饲养水貂下颌咬合杠杆的阻力臂更长,支持了我们的推测。在13个判别指标中,H2/L2(臼齿下前尖高和其力臂长之比)和CosA(犬齿沿矢状面的倾角)无性别差异,二者联合使用时,已知来源个体的正确回判率可达到91.20%,具有很强的鉴别能力。由于水貂是典型的小型食肉动物,因此本研究的结果对其他小型食肉动物的鉴别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发情期蓝狐卵巢的组织结构和卵泡发育过程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集10只发情期蓝狐的左侧卵巢共计10枚,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卵巢的组织结构和卵泡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同时利用目镜测微尺和显微照相技术分别对30个原始卵泡、30个初级卵泡、15个生长卵泡、15个囊状卵泡、15个成熟卵泡及各级卵泡中的卵母细胞进行测量和拍照。[结果]蓝狐卵巢由生殖上皮、白膜、皮质和髓质构成。皮质内分布着大量的间质细胞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位于卵巢的外周;髓质位于皮质下层,分布着较多的血管。卵泡发育过程中,各级卵泡和卵母细胞的直径差异较大(卵泡为45.45~974.55μm,卵母细胞为30.23~147.27μm),在初级卵泡阶段出现透明带物质。卵泡闭锁发生于卵泡生长的各个时期,主要表现为卵母细胞的皱缩,细胞核固缩;颗粒细胞松散、退化。[结论]为揭示雌性蓝狐的生殖机理提供了组织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体型最大的猫科(Felidae)动物之一,是极具代表性的珍稀野生动物。现有研究表明,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近交水平较高。尽管目前我国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在逐步增长,但通过人工干预来提高野生东北虎的遗传多样性会更利于其数量的恢复,通过野化放归进行遗传拯救是一种关键策略,但实施遗传拯救之前,必须确定圈养个体与现存野生个体间的遗传关系。采用粪便DNA的高通量测序数据组装了51只横道河子圈养东北虎和13只完达山、老爷岭等地的野生东北虎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评估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圈养东北虎的遗传多样性高于野生种群,所有遗传变异均为无害。部分圈养个体与野生种群同属一个进化支,且具有野生种群所不包含的遗传变异,可用于实施遗传拯救。此外,圈养种群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一个与当前野生种群关系很远的分支可能代表未知的地理种群,因此,建议对该远缘分支开展野外来源的追溯,确定其谱系地理学地位和保护价值,使其成为恢复野外历史遗传多样性的后备资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发情期蓝狐卵巢的组织结构和卵泡发育过程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集发情期蓝狐的左侧卵巢共计10枚,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卵巢的组织结构和卵泡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同时利用目镜测微尺和显微照相技术分别对30个原始卵泡3、0个初级卵泡、15个生长卵泡、15个囊状卵泡、15个成熟卵泡及各级卵泡中的卵母细胞进行测量和拍照。[结果]蓝狐卵巢由生殖上皮、白膜、皮质和髓质构成。皮质内分布着大量的间质细胞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位于卵巢的外周;髓质位于皮质下层,分布着较多的血管。卵泡发育过程中,各级卵泡和卵母细胞的直径差异较大(卵泡为45.45~974.55μm,卵母细胞为30.23~147.27μm),在初级卵泡阶段出现透明带物质。卵泡闭锁发生于卵泡生长的各个时期,主要表现为卵母细胞的皱缩,细胞核固缩;颗粒细胞松散、退化。[结论]为揭示雌性蓝狐的生殖机理提供了组织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