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一)我县位于秦巴山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有南北兼备的林特产品,90万亩耕地,647000农业人口,发展蚕桑生产条件优越。我县养蚕历史悠久,社员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1953年推广改良蚕种,1955年开始饲养秋蚕,从此开始了一年多次养蚕工作,由一季蚕增养到二  相似文献   
2.
<正> 一、蚕种运输过程中要注意蚕种保护。刚从冷库取出的蚕种,胚子还很幼嫩,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弱。因此,要严防日晒、雨淋和避免接触高温有毒气体。春季蚕种一般白天运输,夏秋蚕种运输在傍晚或夜间进行。蚕种包装和放置的地方要注意通气,空气新鲜,避免闷热。二、调节好起点胚子。在催青中,起点胚子(丙2)发育齐一,就可按照常规加温。但由于蚕种的场号、品系、批次的不同,胚子发育不齐的情况是常有的。对  相似文献   
3.
<正> 我县桑苗生产,长期以来,蚕农积累的经验是夏季播种实生苗,通过春季嫁接培育良桑苗的方法,对蚕桑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因春季繁育桑苗嫁接适期短,春耕大忙,劳力紧张,往往不能如数予期完成任务。近年来,由于蚕桑生产的大发展,桑苗生产的速度和质量,已不适应蚕桑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探索一个速度快、质量好的  相似文献   
4.
<正> 兴桑养蚕是我县农业生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悠久的历史,1933年蚕茧产量达32万斤,解放时1949年仅生产蚕茧10.5万斤。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蚕桑生产获得了新生,有了很大的发展,1972年产量过了百万斤。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蚕茧产量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79年总产量达到180.37万斤,1980年蚕茧产量达到225.41万斤,比1972年增长125.41%,比79年增长24.97%。全县蚕茧收入400余万  相似文献   
5.
<正> 一、问题的提出石泉县自一九八二年开始引进四川各春伐技术,在古堰等重点乡试点推广。几年来在配套引进推广实践中,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因而也在全地区内掀起重新认识我区自然气候特点,探讨更加符合我区实际的养蚕布局的热潮。但养蚕布局最终是由桑叶产量的分配决定的,而录叶产量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桑树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