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
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使鸡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生活能力趋于下降,生理负担日益加重,整个鸡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只要在饲料管理上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各种应激,成为疾病爆发的导火线。而鸡群一旦发病,轻者会影响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重者全群覆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应此,要控制鸡群  相似文献   
3.
蛋用型鸡只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在于为其提供最有利于健康和产蛋的环境,使其遗传潜力能够充分发挥出来,生产出更多的商品蛋,极大限度地消除、减少各种对蛋鸡的不利影响。要充分发挥蛋鸡的最大生产力必须根据具体条件来实施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巴斯德毕赤酵母(Komagataella phaffii)中甲醇代谢潜在调控因子,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受甲醇显著诱导而被甘油所抑制的SUT2(Sterol up take 2,固醇摄取基因2).固醇是过氧化物酶体膜重要组成部分,过氧化物酶体是甲醇代谢重要场所.为探究SUT2参与甲醇代谢功能机制,通过敲除及过表达SUT2基因,检测K.phaffii在不同碳源、时间点、氧含量条件下胞内麦角固醇含量及AOX1(Alcohol oxidase 1)酶活性变化;发现在甲醇培养基中SUT2通过促进胞内麦角固醇合成及过氧化物酶体膜形成,参与甲醇代谢.与之相反,ATG26(Autophagy-related gene 26,自噬相关基因26)通过促进麦角固醇合成甾醇葡萄糖苷,减少过氧化物酶体膜形成.最后,建立K.phaffii中SUT2及ATG26调控过氧化物酶体膜麦角固醇含量,响应甲醇代谢初步模型.  相似文献   
5.
<正>氟喹诺酮类(FQS)抗菌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能力强、组织浓度高、与其他抗菌药物无明显交叉耐药性、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已成为人用及兽用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随着应用越来越普遍,FQS的耐药性、药物残留问题屡见不鲜,给养殖业的发展及人类的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1滥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所带来的危害危害之一是FQS的耐药性问题。随着FQS的广泛使  相似文献   
6.
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大肠杆菌病有四个型,即仔猪黄痢、仔猪白痢、断奶前后仔猪水种和断奶仔猪腹泻。养猪户购买仔猪和我们买断奶仔猪做实验的饲养过程中,当刚购同的仔猪健康活泼,饲养数天内发生腹泻;用磺胺眯和氯霉素药可治愈。2003年4月,在忠厚乡某村先后有两群断奶十几天的仔猪暴发腹泻。畜主前来求治。我们经过现场临床症状调查、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  相似文献   
7.
安普霉素(Apramycin)是一种新型的兽用抗生素,80年代由美国礼来公司最先发现,从黑暗链霉素(Streptomycestenebrar ius)培养液中提取的一种胺基环醇类抗生素,安普霉素具有抗菌谱广,吸收好、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主要用于牛、猪、鸡等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我国于近年获批准上市。目前,已有多家工厂生产,该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 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破坏鸡的重要免疫器官 -法氏囊为主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每年对养鸡业都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了更好的防治本病 ,黑龙江化血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从日本国引进了新的法氏囊 K株活疫苗种毒 ,在该公司 GMP车间生产条件下  相似文献   
9.
猪瘟的防制     
总结国内外控制和消灭猪瘟的经验 ,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对猪群采取严格的综合防疫措施 ;二是以预防接种为主。预防和消灭猪瘟的原则是根除疫源、切断传染途径和增强猪体的免疫力。防制措施如下。1 当仔猪达 2个月龄时 ,即可进行猪瘟防疫注射 ;如果仔猪尚不足两个月龄 ,而且曾注射过猪瘟苗的猪群 ,应于 2月龄左右再行强化免疫 1次。2 严格检疫 ,杜绝传染源 ,为适应当前养猪专业户发展的需要 ,要加强农贸市场的检疫措施 ,控制疫情传播。3 及时诊断 ,减少经济损失 ,猪瘟特别是慢性猪瘟和与其他疫病一起感染时 ,给确诊带来一定困难 ,应采取…  相似文献   
10.
生物技术是紫花苜蓿等牧草产量和品质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之—.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是苜蓿基因工程技术利用的关键,而紫花苜蓿的再生受基因型和环境条件等影响很大,苜蓿不能稳定的高频再生始终是苜蓿基因工程跨越发展的瓶颈.本试验以易于被农杆菌转染的紫花苜蓿品种NFF2无菌苗的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种类和配比等不同培养条件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不同分化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以期建立一套紫花苜蓿NFF2的高频、稳定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以叶柄为外植体,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改良SH (SH2K)+1.0mg/L 2,4-D+0.2 mg/L KT;最佳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为BOi2Y;最佳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SO;成苗培养基可以用1/2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