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1.
为明确影响燕麦抗倒伏性的关键性状,选用高寒地区一组抗倒伏能力较强的燕麦资源(QYJ301、QYJ386、QYJ322、QYJ986、QYJ211)与另一组较易倒伏的燕麦资源(QYJ272、QYJ224、QYJ288、QYJ320、QYJ280、QYJ055)对与抗倒伏相关的25个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抗倒伏组品系与易倒伏组品系的株高(抗倒伏组:103.00~117.40 cm;易倒伏组:125.80~144.18 cm)、穗长(抗倒伏组:17.82~21.94 cm;易倒伏组:23.82~27.10 cm)、重心高度(抗倒伏组:50.24~56.34 cm;易倒伏组:56.70~59.24 cm)、穗位高(抗倒伏组:84.54~95.46 cm;易倒伏组:98.80~117.08 cm)、基部节长、茎粗、茎粗系数、倒伏指数与茎基部力学性状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且不同倒伏性能的燕麦资源在抗倒伏相关性状上表现不同。利用上述存在显著差异的22个相关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以相对距离10作为划分,将11个燕麦资源聚成两类,即抗倒伏组与易倒伏组。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株高、穗长、重心高度、穗位高、茎粗系数、茎基部力学性状均与倒伏指数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关系,均可作为评价燕麦抗倒伏性能的重要指标,这些性状综合影响燕麦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为探索适宜高寒地区燕麦生产的氮肥运筹模式,以‘青海甜燕麦’(Avena sativa L.cv.Qinghai)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设4个施氮水平(N1:187.5 kg·hm-2,N2:150 kg·hm-2,N3:112.5 kg·hm-2,N4:75 kg·hm-2)和2个施氮时期(D1:氮肥全部基施,D2:30%基肥+70%拔节期),试验以全生育期不施氮(N0)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对燕麦产量影响显著,同等施氮量下,与氮肥全部基施相比,按比例分期施氮的种子产量、秸秆产量、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著增加。在N1水平下,氮肥按比例分期施用,单株小穗数和单株穗粒数的协同提高,获得较高种子产量和干草产量,与氮肥全部基施相比,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分别提高了4.17%和0.47%。同一施氮时期下,种子产量、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表现为N1>N2>N3>N4>N0。相关性和通径分析表明,种子产量与单株小穗数、单株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相关。综上,不同氮肥处理下,以187.5 kg·hm-2氮肥按比例分期施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硅肥对高寒区燕麦(Avena sativa)抗倒伏性及种子产量的影响,以‘青引2号’和‘青永久507’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4个硅肥处理(0、45、90、135 kg·hm-2),研究施硅对燕麦抗倒伏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硅量增加,燕麦的根直径、根体积、根鲜干重,以及基部第2、3茎节的茎粗和秆壁厚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青引2号’和‘青永久507’分别在施硅量为45和90 kg·hm-2时根长、根直径、根体积、根鲜干重、茎粗、秆壁厚增加,茎秆基部第2、3茎节节长缩短,茎秆力学特性增强,种子产量最高,分别为2 323.08和2 038.43 kg·hm-2。可见,施用硅肥可提高高寒区燕麦的抗倒伏能力及种子产量,但不同燕麦材料要根据其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硅肥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