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也叫增生性肠炎,坏死性肠炎。是由劳森氏菌引起的生长育肥猪罹患的急慢性消耗性疫病。该病在中国猪场广泛存在,感染率高,致死率低,许多猪场忽视对本病的防治,常为吞噬猪场经济效益的一种很重要的肠道疫病。1病原及致病机理上世纪30年代,美国人Biester首次描述了PPE病理性变化,随后40年间不断有本病的临床诊断报告,由于从病变部位分离到一些弯杆菌如肠黏膜弯杆菌,猪肠弯曲杆菌,猪回肠弯曲杆菌,空肠弯曲杆菌等。人们认为是它们中的一种或多种细菌为致病原。但把它们的纯培养物接种试验猪后,  相似文献   
2.
病毒驯化是当前猪场蓝耳病防控的实用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国内猪场的养殖环境和现有水平,认为蓝耳病的控制需从“驯化”入手:让某一种蓝耳病血清型在猪群中成为优势毒株,让猪群中所有个体对这一血清型产生免疫,停止排毒,以便让病毒失去新的易感宿主,找不到继续增殖的场所,确保蓝耳病不暴发,尽量降低蓝耳病对生产造成的损失。驯化手段有二:一是统一感染,感染源包括发病猪血清、商业化疫苗、本场分离的蓝耳病自家苗;二是加快猪自身的病毒血症清除。阻止带毒猪排毒,包括封群、饲喂泰乐菌素。淘汰带毒猪。维持猪场内蓝耳病感染的动态平衡,还要做好内部管理工作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减少外源性血清型蓝耳病对现有猪群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是尽量减少猪群内部蓝耳病的交流传播,以防蓝耳病病毒产生变异和重组。  相似文献   
3.
4.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也叫增生性肠炎,坏死性肠炎。是由劳森氏菌引起的生长育肥猪罹患的急慢性消耗性疫病。该病在中国猪场广泛存在,感染率高,致死率低,许多猪场忽视对本病的防治,常为吞噬猪场经济效益的一种很重要的肠道疫病。1病原及致病机理上世纪30年代,美国人Biester首次描述了PPE病理性变化,随后40年间不断有本病的临床诊断报告,由于从病变部位分离到一些弯杆菌如肠黏膜弯杆菌,猪肠弯曲杆菌,猪回肠弯曲杆菌,空肠弯曲杆菌等。人们认为是它们中的一种或多种细菌为致病原。但把它们的纯培养物接种试验猪后,这些细菌不仅  相似文献   
5.
林杨洲 《养猪》2009,(2):83-83
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防制要点 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是制约保育猪育成率的主要疾病,其主要病原圆环病毒2型和蓝耳病病毒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防制手段,因此防制原则必须以加强饲养管理、减少或控制继发感染、增强仔猪的免疫系统功能为主。笔者根据多年兽医临床实践,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