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林海丹 《广东饲料》2000,9(3):10-11
我中心于1999年底对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饲料添加剂生产和经营企业所生产和销售的饲料添加剂产品进行检查。此次共抽查了19个兽药厂、饲料厂、进出口公司和饲料、兽药经销店 ,抽检59批次 ,其中广东省抽样33个 ,广西区抽样26个。对每个生产企业的产品抽样一般不超过两个 ,因此此次检查具有范围广 ,覆盖面大的特点 ,基本反映了目前广东、广西添加剂市场的现状。1产品抽查结果总体情况本次检查中 ,我“中心”共抽查了59个样品 ,合格51批 ,总体合格率为86.4 %其中进口添加剂39批 ,所抽样品涉及11个国家22家制造…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开始从量的方面向质的方面转化,食品的安全、卫生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饲料不安全就会造成食品不安全,直接影响人民生活.当前有少数饲料企业和养殖户,为追求不当利益,在饲料中滥用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已成为药物残留的罪魁祸手,因此加强对饲料安全性的监察,确保饲料安全已成为饲料管理部门和监督检验部门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广东地区果蔬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广州市、汕头市、中山市和惠州市等地区的市场和进出口的果蔬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果蔬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现状.采集果蔬样品共445份,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样品中1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市场抽查样品330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检出率55.5%;进出口抽查样品115份,检出率24.3%.检出率最高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矮壮素,检出率最高的果蔬产品是葡萄、番茄、青瓜.  相似文献   
4.
对中兽药散剂中利巴韦林含量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分析了各种可能引起利巴韦林测定不确定度的因素,包括标准溶液、称样、体积、稀释量具、检测仪器、色谱峰面积、重复性等进行分析,并通过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及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得出了液相色谱法测定中兽药散剂中利巴韦林含量的不确定度结果。结果显示影响较大的因素为峰面积测量、标准溶液浓度和重复性。当利巴韦林含量为0.973 mg/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7 mg/g。  相似文献   
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三聚氰胺(Melamine),别名又称蜜胺、氰尿酰胺、三聚氰酰胺,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为纯白色单斜晶体,分子式为C3N6H6,结构式如图1。比重1.573(14℃),熔点354℃,沸点升华。能溶于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吡啶,微溶于水及醇,不溶于醚、苯和四氯化碳,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都能形成盐。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微生物丛(microbiota)组成及其与宿主营养(生长)和免疫(抗病)关系息息相关。本文总结近年来猪胃肠道黏膜微生物丛组成以及宿主-黏膜微生物丛互作研究的新进展,简要总结分析益生素在养猪生产上应用现状与不足。  相似文献   
7.
通常微量元素添加剂中铅含量较高,因此必须对其加以检测控制.国家标准规定(GB8832-88)饲料含铅量不得高于30mg/kg.铅的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浊法、双硫腙法等.国家标准GB13080-91中规定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饲料中铅的含量,该法干扰少、专属性强,但需使用原子吸收仪等昂贵仪器,不易普及应用.在实际检验中通常采用1990年《兽医药典》附录中“重金属检查法”来测定,该方法是目视比色法,简便易行,但其检出范围是指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总和,专属性不强,不适用于以多种微量元素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添加剂的测定.因为除铅外,铁、铜、锌等元素均会与H_2S作用而产生干扰,使检测结果发生偏差,甚至得出错误判断.双硫腺定量法可消除其他离子的干扰,定量准确,缺点是操作繁琐,且还要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等精密仪器.鉴于国标中对铅这项卫生指标,只要求限量而不要求定量,  相似文献   
8.
酸化剂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已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日粮中添加酸化剂可以通过降低胃肠道pH值,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促进动物的生长.当前,酸化剂已成为继抗生素之后,与益生素、酶制剂、香味剂等并列的重要饲料添加剂.近年来,随着酸化剂应用研究的的不断深入,酸化剂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就酸化剂的分类、最新作用机制和应用情况,以及影响酸化剂使用效果的因素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饲料和动物食品中药物残留监控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海丹 《广东饲料》2009,18(12):9-14
在我国畜牧饲料业的快速发展中,兽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在养殖业中滥用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滥用兽药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摄入人体后,危害人类的健康。而且兽药残留还影响我国养殖业的长足发展和走向国际市场。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控制兽药残留的发生。本刊“热点聚焦”栏目特邀广东省兽药与饲料监察总所林海丹副所长就药物残留的产生原因、发达国家对药物残留问题的做法、国内药物残留监控情况及思考等方面进行总结与深入探讨,以期引发行业的共同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氧氟沙星在乌骨鸡体内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氧氟沙星在乌骨鸡体内各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280nm,发射波长为450Dill。色谱柱为ttypersilODS—C18,柱温40~C,以磷酸(以三乙胺调pH至2.5)-乙腈(82:1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进样量为20肛L。氧氟沙星在乌骨鸡肌肉、肝脏、。肾脏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3%、83.2%、82.5%。检测限为10ng/g。当组织中氧氟沙星浓度在10~2000ug/kg范围时,线性关系良好。利用该方法对氧氟沙星在乌骨鸡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氟沙星在鸟骨鸡体内的残留消除速度极为缓慢。40天休药期后,2日龄使用组可在肌肉、肝脏和肾脏中分别检出氧氟沙星146.8“g/kg、20.6“g/kg和437.4μg/kg;28日龄使用组分别检测出193.5ug/kg、45.0μg/kg和425.5μg/kg。2日龄使用组休药78天时(即停药71天),肌肉和肝脏中还能分别检出氧氟沙星11.2μg/kg和12.0μg/kg。实验表明乌骨鸡使用氧氟沙星仅适用于10日龄以下给药并休药70天以上,或不给予该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