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进一步深化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传统的基础实验往往都是孤立的,实验之间的关联性不大,缺乏系统性,实验效果不够理想。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参与资料收集、实验方案设计,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等,为日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的鉴定区别地锦与斑地锦2种药用植物,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2种植物的叶形态特征进行了显微观察和微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地锦与斑地锦叶上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不同、下表皮表皮毛的有无以及表皮细胞角质层加厚程度不同,认为可以以叶表皮作为这2种植物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安阳市城郊防护林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对现阶段防护林建设的对策;结合生态环境条件,对安阳市城郊生态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前瞻性和概念性规划进行探讨,为安阳市城郊生态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异质生境空心莲子草的结构基础与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营养器官的部分性状,对旱生和水生空心莲子草不同器官的结构和物质进行了研究,并据此对2种生境空心莲子草形态结构变化进行了比较。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二者营养器官因环境适应而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叶宽、叶片角质层厚度、孔下室面积、气孔数量与分布表现显著差异,旱生者具有长的表皮毛,而水生的则完全没有。茎中节间长度、髓腔直径、髓射线宽度和输导组织的类型、数量及比例在不同生境的茎和不同生长型的茎中均表现出显著的变化。旱生匍匐茎和根状茎节上具宿根,含大量贮藏物质,并生有多量的不定芽,具备成为独立散布体的物质和结构基础,而水生茎则因适应吸收需要,产生大量不定根。空心莲子草花粉败育率高(约80%),可能是其较低结实率的原因之一。空心莲子草在较低的有性生殖率下如何完成远距离扩布值得进一步探讨,此点在杂草防治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银杏这一古老树种,在河南各地普遍栽培,被誉为活化石,结合河南银杏栽培现状,对银杏叶枯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选择萌发、生长和生理3个方面的8个变量作为响应指标,采用荧光光谱分析等方法 ,利用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秦优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稀土元素镧、铈及钙调蛋白抑制剂氯丙嗪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幼苗DNA的荧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低浓度镧(30~40 mg/mL)和铈(30~40 mg/mL)显著提高了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萌发指标,明显促进了幼苗的株高、苗重、侧根数和根长等生长指标,降低了幼苗叶片细胞相对电导率,对细胞膜有一定保护作用,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镧和铈在低浓度下对油菜生长的促进作用与胞内钙调蛋白有关,氯丙嗪可以不同程度逆转镧和铈的促生作用;镧和铈处理后,油菜幼苗DNA荧光有所增加,对DNA的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把一定浓度的菌液在含有不同浓度水杨酸的基础培养基上培养12h,细菌的生长情况也会不同。当水杨酸的浓度较低时,会促进细菌生长;超过某一定值时,水杨酸对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则会随着水杨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实验发现最适合大肠杆菌生长的水杨酸浓度是1.5mg/L,最适合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水杨酸浓度为4.0mg/L。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本实验浓度范围内水杨酸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都是显著的(P<0.05)。  相似文献   
8.
以马铃薯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在相同激素条件下,于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浓度的氧化铕,探讨氧化铕的浓度及添加方式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诱导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氧化铕对马铃薯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的影响不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基中氧化铕浓度为20.0~35.0 mg/L时,液体-固体双层培养时固体培养基中氧化铕浓度为10.0 ~ 30.0 mg/L时,液体-固体双层培养时液体培养基中氧化铕浓度为20.0~40.0 mg/L时,3种情况均适合马铃薯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氧化铕在液体培养基中存在  相似文献   
9.
碱性溶液提取荞麦水溶性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碱溶液(0.3mol/LNaOH)提取养麦水溶性多糖,分别用料液比(1:30,1:40,1:50)和提取时间(1h,2h,3h),提取温度(70℃,80℃,90℃)3因素3水平正交法提取多糖,并研究了这3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对多糖提取影响较显著(P〈0.1),料液比和时间影响不显著。在本实验条件下,荞麦多糖的得率迭25.16%。同时用Sevag方法除蛋白,石油醚回流脱脂,淀粉酶,纤维素酶除去淀粉和纤维素,双氧水脱去色素对多糖进行了纯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当前玉米生产中空秆、缺粒、秃尖、倒伏等生理病害发生的症状、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防治对策进行探讨,以达到玉米高产优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