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副猪嗜血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别诊断副猪嗜血杆菌的方法,本试验针对副猪嗜血杆菌infB基因序列,利用Premier5.0软件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针对副猪嗜血杆菌的PCR鉴别诊断方法,优化了退火温度,检测了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PCR检测方法的最佳退火温度为49℃。敏感性试验表明,该PCR检测方法最低能检测到的DNA浓度为18.1×10-6μg/mL。通过特异性试验表明,本方法仅可由副猪嗜血杆菌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病原菌中扩增不出相应的条带,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同时,通过对本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样品infB序列分析发现,与GenBenk中公布的副猪嗜血杆菌infB序列同源性均在98.2%~99%。表明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以应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2.
为查明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氯霉素类耐药菌株主要耐药基因的流行及分布情况,为猪大肠埃希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5株氯霉素类耐药菌株进行cat1、cmlA基因检测,并对cat1和cml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通过对耐药基因的检测发现,cat1、cmlA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32%和84%,8株同时检出cat1和cmlA基因。因此,在辽宁地区cmlA基因在猪源大肠埃希菌耐药菌株中普遍存在,cmlA介导的泵出机制是辽宁地区氯霉素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其次为cat1基因,与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的灭活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辽宁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抗体水平,本试验采用ELISA方法对辽宁地区2 260份血清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抗体水平检测,以期准确了解该病的免疫效果,及时做好相关的补免工作。结果显示:猪群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抗体阳性率为95.13%,免疫效果较好,地区间差异不明显,春季和秋季免疫力略低,哺乳仔猪免疫抗体阳性率要低于其他时期的猪群,散养户要低于种场和商品代场户,不同品系中长白猪的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查明猪场发病原因,对发病猪进行剖检及实验室检测,剖检发现淋巴结肿大,胸腔、腹腔有纤维素性渗出物;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发现所分离的菌株培养特性与HPS基本一致,通过病原学检测发现发病猪只存在PRRSV和HPS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猪群的发病原因,对发病猪进行了临床剖检及实验室检测,通过分子病原学检测,排除了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4种病原感染,并对病料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发现,所分离到的菌株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特性与大肠埃希菌基本一致,经进一步鉴定菌体抗原血清型均为O65和O68;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其对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氨曲南类药物均呈不同程度耐药,而其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药物均较敏感,进一步试验验证分离株均能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某市猪场发生疑似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传染性疾病,采集病死仔猪肺脏组织和淋巴结,经PCR检测、阳性产物测序、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猪圆环病毒2型2 d基因型(PCV2d),命名为PCV-LNZh W1,全长1 767 bp,与国内外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5%~99.9%,与PCV2d基因型的参考毒株位于同一遗传进化树分支。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采用K-B纸片法对65株猪源大肠埃希菌菌株进行6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同时采用PCR方法对耐药菌株rpsl基因和4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aac(3)-Ⅳ、aad A、aac(6')-Ⅰb-cr、aac C4进行检测及序列分析,并将阳性样品与Gen Bank中登录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对链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6.2%、15.4%、18.5%、29.2%、4.6%、21.5%;23株耐药菌株rpsl基因检出率为100%;4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aac(3)-Ⅳ、aad A、aac(6')-Ⅰb-cr、aac C4检出率分别为13.0%、8.7%、69.6%、4.3%。以上结果表明,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耐药性最低的是丁胺卡那霉素,rpsl基因及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普遍存在于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中。  相似文献   
8.
梁乔 《养猪》2019,(1):118-120
为了解大中型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水平,采用ELISA方法对辽宁3个区域大中型猪场共7个场采集猪血清样品共270份进行猪伪狂犬病gE抗体和gB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伪狂犬病gE抗体和gB抗体的总阳性率分别为15.9%和85.9%。其中区域一、区域二、区域三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8%、0和23.8%,猪伪狂犬病g 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5%、91.3%和81.3%。结果表明:大中型猪场的免疫措施得当,免疫效果明显,但还存在感染的猪只。区域一和区域三所采样的大中型场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野毒感染,区域二的野毒感染率和免疫抗体水平均优于其它两个地区。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筛选伪狂犬病毒阳性样品,建立PCR方法特异性扩增阳性毒株LNP-1株gD、gE基因,并进行测序及遗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LNP-1株gD、gE基因与近年来我国流行毒株遗传关系接近。通过基因序列比对发现,LNP-1株gD基因与经典疫苗毒株Bartha株gD基因相比在831-836位之间存在连续6个碱基插入,并有多个A-G替换,gE基因在第142~144位和1 488~1 490位分别存在GAC和CGA碱基插入,符合近年国内伪狂犬变异毒株gE基因突变特征,推断其为伪狂犬变异毒株。从而为判断辽宁地区流行伪狂犬毒株类型,伪狂犬净化和疫苗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查明猪场仔猪渗出性皮炎的致病菌及确定其有效治疗药物,对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从肺脏、心脏及病变皮肤等部位分离细菌后进行纯化,通过镜检、生化反应、细菌鉴定仪鉴定确定该致病菌为猪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青霉素类、林可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药物均耐药,对头孢类药物较敏感,建议用作仔猪渗出性皮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