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林业   6篇
畜牧兽医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正> 麋鹿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早年在我国绝迹,1986年8月中国林业部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从英国重引进麋鹿39只在大丰建立麋鹿保护区。91年4月在进行麋鹿繁殖研究中发现一头8日龄仔麋鹿突然死亡,经诊断为大肠杆菌病,血清型为O_3,国内外较少报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我国河狸的洞、巢、洞巢结合体、拦水坝、运河、食物堆,认为这些建筑物与欧美河狸的建筑物相同;其中运河、禽物堆、拦水坝是初次报道。具体分析了洞、巢、洞巢结合体处的小生境特点;分析了筑拦水坝年份的气象,水文特点;在保护河狸食物资源、水域环境方面,认为目前农牧业截留水量过大,已危及河狸的生存,应及时调整;建议在水浅流急河段人工修建拦水坝,以改善河狸栖息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大丰麋鹿保护区自1986年8月从英国重引进39头麋鹿,经过几年的风土再驯化已重新适应原产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研究表明:大丰麋鹿群与美国麋鹿群的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清化学成分指标相比各年龄段的血红蛋白含量低33.56%~47.13%,仔麋鹿、成年雄麋鹿红细胞数低6.25%~17.58%,仔麋鹿、成年麋鹿、亚成体雄麋鹿红细胞压积低7.12%~19.15%;仔麋鹿和成年麋鹿的总蛋白含量低4.05%~11.29%;仔麋鹿的血糖浓度低36.49%~41.44%。血清尿酸含量为4.0~5.2mg/dL,远高于报道的0.05~1.2mg/dL。其余指标比较相似。这些数据显示生态环境的改变已引起体内明显的生理代谢变化,与麋鹿饲养地的海拔高度、日粮结构、水、土壤等因素密切相关,麋鹿在自然状态下抗逆能力和耐受力增强。  相似文献   
4.
麋鹿眠乃宁保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5.
河狸(Castor fiber L.)是一种珍贵动物,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北部乌伦古河水系,其中以布尔根河段及青格里河种群数量较多。卢浩泉(1961,1981)、袁国映(1982)就分布和生态特点作了报导。1975年开始,林业厅组织多次考察。我们随队于1981年9月,1982年8月,1983年9月至84年元月到布尔根河狸保护区作了考察研究。现将部分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丰麋鹿群对光周期适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7-1992年研究表明,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半野生放养的麋鹿,产仔季节比在英国伦敦时提前25d,雄鹿落角季节比引进初期提前22d,发情期亦有相应变化。其节律的季节分布情况与19世纪90年代生活在伦敦乌帮夺的情况有着惊人的一致,表明鹿群已重新适应了大丰的光周期,它的生命季节性节律已调整在位;逐年产仔期变动显示了调整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Ⅰ、Ⅱ放养区内麋鹿粪堆频率分布的系统抽样调查,发现半野生麋鹿在秋、冬季粪堆呈聚集型分布,分布型服从负二项分布、奈曼A型分布和Thomas分布,其中以负二项分布拟合程度最好。造成粪堆聚集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的影响,与麋鹿的习性关系不大。在放养区主要生境类型草地和林地中,粪堆均服从负二项分布。粪堆密度林地大于草地,但粪堆聚集指数草地却高于林地。粪堆的聚集强度与鹿群在该生境中的活动类型有关,当麋鹿粪堆在单一生境内服从负二项分布时,粪堆聚集指数与鹿群对该生境的休息利用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r=0.988,P<0.05)。粪堆频数调查显示,秋、冬季大丰麋鹿对林地的利用率高于草地。  相似文献   
8.
我国半散放麋鹿生境植被及采食植物种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崇岐  李渤生 《林业科学》1991,27(4):425-434
1985—1986年在北京麋鹿苑,1987—1990年在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研究了半散放糜鹿Elaphurus davidianus生境植被,系统记录了糜鹿采食植物共263种,隶属于49科164属。其中,北京麋鹿苑采食植物39科86属118种;大丰糜鹿保护区采食植物42科133属194种及变种。植被及采食种类情况表明,两地麋鹿饲料植物多样性较好,鹿群规模在迅速增长。但几年来,两地生境植被不同程度恶化显著,主要因放养范围小、鹿群规模相应过大。而植物区系组成简单、群落发育年轻、植被演替迅速也是植被恶化原因。扩大放养范围、改善栖息条件已属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9.
半野生麋鹿秋、冬季粪堆频率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Ⅰ、Ⅱ放养区内麋鹿粪堆频率分布的系统抽样调查,发现半野生麋鹿在秋、冬季粪堆呈聚集型分布,分布型服从负二项分布、奈曼A型分布和Thomas分布,其中以负二项分布拟合程度最好。造成粪堆聚集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的影响,与麋鹿的习性关系不大。在放养区主要生境类型草地和林地中,粪堆均服从负二项分布。粪堆密度林地大于草地,但粪堆聚集指数草地却高于林地。粪堆的聚集强度与鹿群在该生境中的活动类型有关,当麋鹿粪堆在单一生境内服从负二项分布时,粪堆聚集指数与鹿群对该生境的休息利用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r=0.988,P<0.05)。粪堆频数调查显示,秋、冬季大丰麋鹿对林地的利用率高于草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