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香蕉花蓟马对不同颜色的趋性及田间诱集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辉  钟义海  刘奎  梁晓维  彭帅 《植物保护》2011,37(2):145-147
香蕉花蓟马[Thrips hawaiiensis (Morgan)]在香蕉园中普遍发生,对香蕉生产造成危害。为了比较香蕉花蓟马对不同颜色的反应、指导田间色板诱虫,本文采用10种不同颜色的黏虫卡研究香蕉花蓟马成虫对颜色的趋性及田间诱虫效果。结果表明,黄色对香蕉花蓟马成虫引诱效果最强,显著高于其他颜色;浅蓝色、白色和粉红色对香蕉花蓟马的引诱效果显著高于剩余6种颜色。黄色黏板的诱虫量变化与香蕉花蓟马田间自然种群数量变化一致,两者相关系数为0.98。色板悬挂高度对香蕉花蓟马的诱集效果有显著影响,色板悬挂高于花蕾时的诱虫数量显著少于色板悬挂于花蕾中部和顶部时的数量。  相似文献   
2.
肉牛血浆和尿液中莱克多巴胺残留消除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莱克多巴胺在肉牛血浆和尿液中的残留消除规律.【方法】选取3头中国‘西门塔尔’杂交肉牛,连续饲喂莱克多巴胺28d,给药剂量2.01mg/(kg·d),采集给药第1、7、14、21、28d和停药第3、7、14、28d血浆和尿液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血浆和尿液中莱克多巴胺含量.【结果】血浆与尿液中莱克多巴胺含量均在给药7d达到峰值,血浆中残留量为(6.55±1.93)ng/mL,未酶解尿液中残留量为(8 402.03±1 307.09)ng/mL.峰值之后莱克多巴胺含量开始下降,停药后下降迅速,停药3d时血浆中残留量为(0.60±0.01)ng/mL,未酶解尿液中残留量为(1 334.93±25.74)ng/mL,停药28d时血浆中未检测到莱克多巴胺,而未酶解尿液仍可检测到(5.77±0.10)ng/mL;酶解后尿液中莱克多巴胺含量显著高于酶解前(P0.05).【结论】与血浆相比,肉牛尿液更适合作为莱克多巴胺的监管靶标.  相似文献   
3.
试验将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分别添加到含有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的人工胃液或人工肠液中,探讨2种矿物对霉菌毒素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对AFB1、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的吸附均在1 h达到平衡;钠基蒙脱石对AFB1和T-2毒素的吸附率高于钙基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吸附率分别为96.8%、38%;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率均小于10%。pH对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吸附霉菌毒素影响显著(P<0.05),pH 5时钙基蒙脱石对AFB1的吸附率显著高于pH 3、pH 7时(P<0.05),为90.1%;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效果在pH 3时较佳,对T-2毒素的吸附效果在pH 7时显著高于pH 3、pH 5时(P<0.05)。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对吸附的霉菌毒素均存在解吸现象,其中AFB1和玉米赤霉烯酮解吸明显。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对霉菌毒素的吸附作用使其成为重要的吸附剂,然而作为吸附剂的同时不能忽视霉菌毒素的解吸现象,综合考虑吸附与解吸2种现象以便在生产实践中更好的脱除霉菌毒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