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3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外源硅包衣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生长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能有效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增强其抵抗多种逆境能力。为此研究以不同浓度的外源硅包衣为处理,利用蛭石和草炭土(2:1)为基质栽培大豆,通过断水方式创造干旱条件研究外源硅包衣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使用适宜浓度的外源硅包衣,能增强干旱条件下大豆幼苗的新陈代谢与渗透调节能力,进而改善其株高、茎粗、侧根条数及茎叶干物质重等形态指标。除茎粗与还原糖等指标以1.20 g·kg~(-1)的外源硅包衣最佳外,其余指标均多以1.80 g·kg~(~(-1))的外源硅包衣最佳,其中株高、侧根条数、叶干重、总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20.39%、15.52%、14.51%、28.58%及23.62%。因此,综合来看,外源硅的使用浓度应在1.20~1.80 g·kg~(-1)范围内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3.
尕海湿地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碳矿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甘肃省甘南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内的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及重度退化的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室内矿化培养实验,分析了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在不同土层(0~10、10~20、20~40 cm)中的有机碳矿化特征。结果表明,植被退化程度、培养时长、温度高低和土层深度均对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有显著影响。不同退化程度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均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未退化[475.74 CO2/(mgC/g)]重度退化[329.302 CO2/mgC/g)]轻度退化[291.50 CO2/(mgC/g)]中度退化[253.11 CO2/mgC/g)]。不同退化程度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变长而降低,且平均在2~6 d下降速度较快,平均在13 d左右后下降速度平缓,基本保持不变。按照CO2-C释放速率变化程度,将矿化曲线划分为快速矿化(平均约12 d)、缓慢矿化(平均约26 d)和平衡矿化三个阶段,其中快速矿化阶段主要为活性碳矿化。双库一级动力学方程可以较好的拟合植被退化中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不同退化程度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浅层和未退化土壤矿化能力较强,对难分解有机碳库的利用程度较高,可以有效促进碳循环,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在研究全球碳循环时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植被退化对湿地土壤碳矿化过程的影响,以甘南尕海4种不同植被退化梯度的湿地(未退化(UD)、轻度退化(LD)、中度退化(MD)及重度退化(HD))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恒温培养和碱液吸收法研究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SOC)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结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分析土壤半矿化分解时间(T1/2)、有机碳矿化潜势(C0)等参数对植被退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退化梯度湿地SOC矿化速率在培养期内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培养初期(0~4天)矿化速率快速下降,且数值较高,培养中后期缓慢下降(4~41天)并趋于平稳;各培养温度下,不同植被退化梯度湿地土壤在各土层有机碳矿化速率大小均为UD>LD>MD>HD。(2)在整个培养期间,各植被退化梯度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表层0-10 cm的矿化速率(1.14~16.23 mg/(g·d))均显著高于10-20 cm(1.05~2.85mg/(g·d))和20-40 cm土层(0.94~1.26 mg/(g·d))。(3)4种植被退化梯度湿地在不同温度下的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均值排序为5°C(34.54 mg/g)<15°C(46.67 mg/g)<25°C(58.28 mg/g)<35°C(86.46 mg/g)。(4)一级动力学方程的C0值随植被退化程度增加呈递减趋势,而C0/SOC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植被退化能显著降低高寒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而气候变暖能够显著增加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量。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根型苜蓿在不同生长年限的抗旱性与内源激素间的关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根茎型、直根型、根蘖型苜蓿播种当年及生长第2年在干旱胁迫后地上与地下部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含量。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加剧,播种当年及生长第2年,根茎型、直根型和根蘖型苜蓿地上、地下部IAA和ZT含量显著降低,相比CK,IAA的年均降幅分别为50.09%、36.52%、49.15%和58.17%、53.42%、56.62%,ZT的年均降幅分别为38.11%、52.57%、36.18%和43.86%、63.94%、54.17%。ABA含量显著升高,随生长年限延长增幅降低,种植当年及生长第2年的增幅分别处于62.50%~358.82%和19.70%~85.19%之间;而GA3含量在播种当年显著下降,生长第2年中、重度胁迫下达到峰值。相比CK,播种当年地上、地下部GA3/ABA、IAA/ABA、(IAA+GA3+ZT)/ABA比值及干质量随胁迫加剧呈下降趋势;生长第2年...  相似文献   
6.
7.
为探明盐胁下8种草本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特性,及其8种植物耐盐性差异,为兰州新区盐碱地园林绿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0、0.4%、0.8%、1.2%)对8种草本植物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和综合指标评价方法对其耐盐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增加,供试植物的根直径、根系活力、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根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根体积、根表面积、根长、根尖数,叶、根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叶绿体色素含量先减小后增加;叶、根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NaCl浓度为0.8%时升至最大。主成分分析和综合指标评价表明,供试植物耐盐性强弱顺序为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紫羊茅>波斯菊>红三叶>一年生黑麦草>早熟禾。  相似文献   
8.
魏少萍  李景峰  梁鹏飞  陈洁  刘鑫  南丽丽 《草地学报》2021,29(11):2530-2537
为综合评价和筛选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优异新品种、鉴定种质,本研究以国内外22份红豆草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其种子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2份红豆草种子的形态和营养指标间均差异显著(P<0.05),且营养成分含量平均变异系数大于形态指标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面积与周长、长度、宽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周长与宽度、长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种子面积、宽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周长、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种子中粗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红豆草种子的主要性状是种子形态特征中的长度、周长和面积,其次为营养指标中的粗蛋白和淀粉含量。聚类分析将22份红豆草种子分为3组。编号2668,9155,13523,2323-2,1994和‘蒙农红豆草’,‘甘肃红豆草’的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名较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优良种质。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蟹,一地双收,为新型种养模式,可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稻田为大闸蟹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不需要饲料喂养,也没有农药污染,近乎于野生放养,同时,蟹的存在还能够帮助稻田除草除虫,进而减少稻田农药使用,预防水稻虫害,保证水稻的生长环境,形成循环系统,创造了更多的种养效益。现针对稻田养蟹相关内容,展开具体论述。首先,概述了稻田养蟹的优点;其次,分析稻田养蟹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稻田养蟹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耐低磷红豆草材料及与耐低磷相关性状指标,采用营养液砂培方法,对生长42d的11份红豆草材料分别进行常磷(1.00mmol/L KH2PO4)和低磷(0.01mmol/L KH2PO4)处理,15d后测定各材料的株高、根系活力、叶片相对含水量、根冠比、根系平均直径、根系体积、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长、根尖数,叶片和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