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海南东寨港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生态系统防风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楼坚  王旭  周光益  廖宝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776-12781
[目的]研究海南东寨港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生态系统防风效应。[方法]采用自动气象站对海南东寨港海桑+无瓣海桑典型人工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防风效应进行定位观测。[结果]在5min尺度上,平均风速依次为:林后IH(H为平均树高)〈林后4H〈林前1H〈林前4H,林后风速大幅度削减,防风效果明显。旱季和雨季频率最高的风向分别是NNE、NE,林后1H对NNE、NE风的减弱程度较大,分别为34.70%、62.99%。林后1H处不同风速的减弱系数G雨季均远远大于旱季。旱季和雨季半小时平均风速进程均呈“单峰”变化,白昼半小时平均风速远远大于夜晚,白昼半小时平均风速变化急剧,夜晚变化缓慢。5rain风速尺度上,林前1H风速与林前4H风速相关性最好。林前1H处与林后1H处风速正常情况下消减幅度为65.35%~77.21%,而热带风暴期间消减幅度为33.29%~53.21%。[结论】为最合理的红树林造林结构和造林位置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硅藻土共固定化淀粉酶和糖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旭炯  刘璘  楼坚  张承丽 《饲料工业》2006,27(18):24-28
以糖化酶和α-淀粉酶为双酶体系、硅藻土为载体,用吸附法同时固定了这两种酶,得到的最适的共固定化条件为硅藻土(g):糖化酶(U):淀粉酶(U)=1:100:160,pH值4.5~5.0,温度5~15℃左右,缓冲液为柠檬酸缓冲液。共固定化酶的性质为:最适pH值为5.0;最适温度为55℃;米氏常数Km=16.830mg/ml;最大反应速率Vmax=1.500mg(/ml·min),其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石台县茶叶基地环境及绿茶、苦丁茶质量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安徽省石台县珂田乡、占大镇、丁香镇茶叶基地土壤环境要素,以及绿茶、苦丁茶质量安全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基地的土壤环境良好,绿茶、苦丁茶符合安徽省无公害茶叶质量安全标准,该基地属于无公害级别,绿茶和苦丁茶属于无公害茶叶。  相似文献   
4.
导致疯牛病等海绵状脑病的是变异普里昂蛋白。迄今,这种存在于牛和人等脑中的蛋白无法在患病生物体的血样中可靠地检测出,因此诊断异常困难。但运用以色列哈达萨医学院专家的办法,人们可以轻松地在尿样中检测出一种特殊的蛋白酶结构,从而推断普里昂蛋白的存在。更重要的是,这种检测方法可以在症状出现前很久就确诊该生物体有没有感染此种疾病。哈达萨医学院神经系统疾病学科专家的研究成果发表在6月出版的《生物化学杂志》上。 据悉,这家医学院最近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测试:由英国方面送来50例感染疯牛病的牛尿液样本,混合在健康的牛尿…  相似文献   
5.
海南东寨港无瓣海桑—海桑人工红树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红树外来种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与本地种海桑(S.caseolaris)在热带地区混种17年后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两种红树树种均适合在滩涂前缘生长,且长势良好,但无瓣海桑的长势要优于海桑,无瓣海桑树高、胸径、冠幅甲均值分别为10.6 m、15.06 cm和3.43 m,海桑为9.56 m、12.69 cm和2.23 m,两者在群落中的重要值指数分别为68.02%和24.69%;(2)群落中有秋茄(Kandelia candel)、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等乡土红树植物的自然更新现象,表明"引进种 本地种"的人工恢复模式可以促进乡土红树的更新,尤其是在滩涂前缘;(3)通过数量和立木结构分析可推测,随着群落的发展,群落中的无瓣海桑和海桑会逐渐被秋茄、桐花树等乡土物种替代,从而达到本地物种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