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茶树良种繁殖中,为解决插穗枝条来源不足,常采用苗上剪枝的措施.如何使苗木被剪后,既能快速稳健地生长,又不妨碍茶园群体结构的完善,达到连续获取高产、稳产、优质的插穗枝条目的.为此,我们开展了以短穗育苗为源头的大田苗木种植密度研究,为创新良种快繁技术作一些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2.
茶消减食品中亚硝酸盐新法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了茶消减食品中亚硝酸盐新法,指出应用5%(W/W)冷却后的茶叶水溶液洗涤新鲜蔬菜和肉制品,可以使新鲜蔬菜和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大叶龙茶解剖学、肌动蛋白基因及分子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叶龙茶是来源于江西修水茶科所宁州群体茶园中一株自然突变体形成的大叶并无蕾无性繁殖新品种。对大叶龙茶及其母株的成熟叶片和不同时期的芽进行石蜡切片研究表明,大叶龙茶叶片栅栏组织细胞较长、海绵组织层数增加;大叶龙茶无蕾的原因是由于所有的芽始终保持营养芽的状态所致。首次克隆了茶树3个肌动蛋白基因片段(CS-ACT1,CS-ACT2,CS-ACT3),且都编码225个氨基酸,大叶龙茶与母株及500个BlastX分析获得的肌动蛋白序列在保守结构域F、G、H区有相应的四个氨基酸不同。对大叶龙茶及其母株进行AFLP分析表明,大叶龙茶总带数比母株少,并出现一部分特有带;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大叶龙茶及其它常见品种进行研究,表明大叶龙茶等4个修水品种与龙井43有相似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供试蔬菜为种植在九江市修水茶叶科学研究所蔬菜圃内的萝卜菜,供试前5天喷施0.5%尿素水溶液;猪腊肠由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长实肉类制品厂生产;茶叶为本地生产的绿茶,茶多酚含量21.6%。  相似文献   
5.
宁州大叶龙茶种是1993年5月,在台刈改造一年后的宁州群体品种茶园中发现的一突变单枝新梢,现已无性扦插繁殖苗木9代,但从第4代起,一枝传的无性繁殖群体茶园中出现有极少量的,因基因反突变而产生的开花结籽亲母本芽变枝梢,这在过去的第1代到第3代从未出现过。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茶园常规技术管理中寻求有效措施,增加正常芽叶生产量,提高可采鲜叶的品质,我所从1981年至1983年采用L_9(3)~4正交表排列田间小区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试验方法及头两年的试验结果已有初报(见本刊1983年第一期)。现将三年试验结果分析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宁州大叶龙是1993年5月,在台刈改造一年后的宁州群体种茶园中发现的基因突变型单个新梢,1997年始被九江市科委列为市农业重点攻关课题,现已无性繁殖新种苗15 000余株,建有母本采穗园、品比试验圃和种植密度试验圃.该种为灌木类、特大叶、抗寒力强、对高温抗性较差,物候期中生偏迟,终年无花,无性繁殖成活率达90%以上.芽叶茸毛稀少,新梢粗壮、持嫩性特强,幼嫩叶浅红、茶多酚含量高,适制红茶与乌龙茶.品种的早期鉴定工作进行有鲜叶生化成分、叶片组织结构、变异机理、鲜叶适制性、品种性状、无性繁殖率及早期产量的分析与测定.  相似文献   
8.
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大叶且无蕾不开花的突变体‘大叶龙’及其母株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结合RACE-PCR方法,克隆了LEAFY(LFY)同源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两种序列分别命名为CsLFL1和CsLFL2,其cDNA全长分别为1 448和1 466 bp,各自包含1 191和1 197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96和398个氨基酸。它们与漆树科、无患子科以及壳斗目(山毛榉目)一些物种的LFY同源序列具有77% ~ 79%的一致性,具有植物LFY成员作为转录因子的脯氨酸富集区、亮氨酸重复、酸性和碱性结构域以及保守的C–端等典型结构特征。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它们属于双子叶植物LEAFY分支,并且亲缘关系最近,说明两者的形成是发生在茶树物种进化过程中较晚期的复制事件。两种序列在正常开花母株及‘大叶龙’中没有区别,在母株花芽中强烈表达,在母株和‘大叶龙’叶芽中有微弱表达。这些结果说明CsLFL1和CsLFL2代表了茶树中LFY的同源基因,并且可能参与茶树的成花启动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品质特征 宁州工夫红茶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产于江西省的修水、武宁、铜鼓3县,修水是主产县,占宁红产量的80%。因修水在明代称为“宁州”,所以“宁州工夫红茶”简称为“宁红”。  相似文献   
10.
茶树不正常新梢也叫茶树“对夹叶”。它是节间相对缩短了的顶芽休止的低级嫩枝。这类嫩枝芽头小,叶质硬,特定化学成份含量低,是实现制茶原料优质化的一大障碍,也是目前生产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难题。为了摸索这类不正常新梢的发生规律,从而控制其早发多发,我国茶叶科技工作者对此进行过不少研究,但至今尚未统一认识。本所从1981年开始对产生这种不正常新梢的多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现将初步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