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蒙古阿拉善盟草原疯草危害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3个旗疯草的种类、分布、危害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阿拉善盟有疯草7种,其中棘豆属有毒植物3种,黄芪属有毒植物4种,分布面积超过139.33万hm^2,危害最严重的是小花棘豆和变异黄芪,给当地畜牧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并就如何综合利用疯草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黄花变异黄芪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预试,对其总生物碱进行了提取和分段萃取,并用TLC法对分段萃取物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黄花变异黄芪含有糖、有机酸、酚类、鞣质、氨基酸、蛋白质、甙类或多糖、皂甙、生物碱、黄酮、蒽醌、香豆素、萜类、内脂、甾体等成分,不含挥发油、油脂、氰甙和脂肪族硝基化合物;黄花变异黄芪的生物碱主要以强极性生物碱为主,约占总生物碱的97.25%;对三段萃取物的TLC检查发现,黄花变异黄芪中含有苦马豆素,且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和正丁醇萃取部分。  相似文献   
3.
疯草对西藏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草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从西藏草原疯草的种类、分布、对草原和畜牧业的危害、疯草毒性成分和中毒机理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了一些综合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疯草中毒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疯草(locoweed)包括棘豆属(Oxytropis sp.)和黄芪属(Astragalus L.)若干有毒植物,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危害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毒草。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疯草中毒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疯草有毒成分、动物疯草中毒机理、疯草中毒预防等的研究方面。在疯草中毒预防方面,先后采用了人工挖除、放火焚烧、化学药剂灭除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但从保护草原生态角度来看上述方法并不可行。疯草具有抗旱、抗寒、繁殖力强、分布密度大、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是特定草原生态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牧草资源。现将疯草中毒防治…  相似文献   
5.
将甘肃棘豆草粉用甲醇浸提,浓缩浸提液后,1 mol/l的盐酸酸解,抽滤,所得酸水液首先用氯仿萃取8次后,然后用NaOH碱化,最后碱水液经氯仿萃取4次后所得氯仿液减压浓缩即得碱水氯仿提取部位.取碱水氯仿提取部位22.6 g,在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洗脱体系下,柱层析梯度洗脱进行分离,每30 ml收集1份,共收集721份,TLC检测,合并同类,得晶体Ⅰ,对晶体Ⅰ进行了分光光度和TLC鉴定.对碱水氯仿提取部位进行气质联用分析,共有20种成分,确定了结构的成分有10种,分别是生物碱1种、酯6种、醇1种、芳香烃1种、脂肪酸1种,其它10种成分的结构还待进一步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6.
"疯草灵"解毒缓释丸预防绵羊黄花棘豆中毒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8只绵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天按10 g/kg饲喂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antha鲜草,同时试验组投服疯草灵解毒缓释丸3丸,对照组不投服,以探索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对照组在试验第16-21天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试验组在试验第50-72天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实验室结果为2组羊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尿素氮(BUN)含量比试验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表明投服3丸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具有预防作用,但还不能完全防止黄花棘豆对绵羊肝脏和肾脏等组织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西藏草原疯草分布、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疯草对西藏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草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从西藏草原疯草的种类、分布、对草原和畜牧业的危害、疯草毒性成分和中毒机理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了一些综合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甘肃棘豆中苦马豆素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4.5kg甘肃棘豆用 2 0mL/L稀乙酸和氯仿的混合溶液 (5∶4)浸提 48h,过滤 ,分层。取酸水层用氯仿萃取 ,弃去氯仿层以除杂质 ,然后酸水层用氢氧化钠调pH为 9~1 1 ,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正丁醇部分经硅胶柱层析 ,氯仿∶甲醇∶氨水∶水 (70∶2 6∶1 0∶1 0 )液洗脱分离、纯化得到一白色针状结晶体 ,TLC鉴定分析初步确定为苦马豆素 ,提取率为3 .2 0 μg/g。正丁醇部分苦马豆素含量气相色谱测定为 1 3 .1 4 8%± 0 .852 % ,折算全草苦马豆素含量为 0 .0 69%。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部草原疯草的危害及其动物中毒病的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疯草是目前危害我国西部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毒草,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疯草的种类、分布、危害、有毒成分、中毒机理、临床症状以及中毒病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疯草类植物资源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变异黄芪毒性成分苦马豆素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研究的方法,从变异黄芪醇提总浸膏中分段萃取得到石油醚提取部分、氯仿提取部分、乙酸乙酯提取部分和正丁醇提取部分.正丁醇提取部分经聚酰胺柱和硅胶柱色谱分离、薄层层析检测和升华技术分离纯化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通过熔点测定和IR、MS、1HNMR、13CNMR波谱分析鉴定为苦马豆素.通过与同类植物的比较分析,证明苦马豆素就是变异黄芪的主要有毒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