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s)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对多种疾病有抑制作用。利用超数排卵与胚胎移植技术(superovul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MOET)对FAT1转基因牛进行了扩繁,并对F1代牛进行了生长指标测定与遗传稳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系祖公牛ZK005;用ZK005的冻精经人工授精生产F2代,并对其进行生长指标测定、遗传稳定性分析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原代牛的MOET扩繁效果良好,获得了8头FAT1基因阳性F1代牛;F1代牛生长指标与野生型牛无显著差异;外源基因稳定整合,n-3 PUFAs含量显著提高,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6/n-3)比值显著降低;F1代牛各组织中n-3 PUFAs含量显著提高,其中肌肉中提高最明显。从F1代牛中选择备用系祖公牛ZK005,其精液冷冻后活力达40%,经人工输精获得F2代牛12头,F2代牛生长发育与血液生化指标整体上与野生型牛无显著差异。以上研究表明,利用转基因技术选育FAT1转基因牛,可培育富含n-3 PUFAs的转基因牛新品系(种),提高牛肉、奶中n-3 PUFAs含量,且FAT1基因在F1和F2代牛中均能稳定有效表达,对转基因牛的健康无不利影响,可为人类提供更营养的食品。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早期饲喂代乳粉对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对戴寒杂交一代羔羊生产性能及肉品质进行了研究。试验组(early weaned, EW)于7日龄断奶后饲喂代乳粉,对照组(ewe reared, ER)人工饲喂母乳,均自由采食开食料和羊草,于90日龄进行屠宰试验并测定其肉品质。结果显示:除50日龄外,两组的体重、体高等各项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7~50日龄时EW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ER组(P<0.05);51~90日龄时EW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ER组(P<0.05)。90日龄时屠宰指标显示,两组在屠宰后体重、胴体重等指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肉品质分析显示,水分、粗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营养性质,pH1 h值、肉色、失水率、蒸煮损失等食用品质及硬度、弹性、黏聚性、胶着度和咀嚼性等加工品质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饱和脂肪酸中,EW组的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ER组(P<0.05);饱和脂肪酸中,肉豆蔻酸显著低于ER组(P<0.05),而硬脂酸、棕榈酸及其他脂肪酸含量在两组中...  相似文献   
3.
为培育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化奶绵羊新品种,提升绵羊养殖效益,试验以戴瑞奶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F1代(以下简称戴寒杂交F1代)羊群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以下生产性能测定。1)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戴寒杂交F1代及小尾寒羊公羊各68只,母羊各76只进行初生和3,6,12,24月龄体重和体尺指标(体高、体斜长和胸围)测定,计算0~3月龄、4~6月龄、7~12月龄平均日增重,分析比较二者的体重、体尺及平均日增重的差异。2)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戴寒杂交F1代、小尾寒羊和戴瑞奶绵羊公羊各45只、母羊各56只进行6,12,24月龄的尾形态指标(尾长、尾根周长和尾中周长)测定,分析比较三者尾形态差异。3)选择6月龄戴寒杂交F1代和小尾寒羊公羔各6只屠宰,测定屠宰性能指标(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骨骼重、尾重、眼肌面积、屠宰率、净肉率和肉骨比),分析比较二者屠宰性能的差异。4)统计分析2018—2020年期间戴寒杂交F1代初产母羊(478只)和经产母羊(201只)的繁殖性能,以及统计分析2019年2月份—2021年2月份试验场戴寒杂交F1代(213只)和小尾寒羊(30只)3月龄羔羊断奶后的产奶性能。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内蒙古大学牛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技术团队历时15年,以蒙古牛、鲁西牛和西门塔尔牛为对象,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调控肌肉发育的抑肌基因(Myostatin,MSTN)进行编辑,成功培育出“双肌鲁西牛”等高产优质肉牛新品系。基因编辑牛的生长速度、体型外貌与产肉性能等均得到显著提高,突破了黄牛品种体型小、生长慢、产肉率低的肉用性状瓶颈,该文系统分析了基因编辑牛性状改善的生理学分子机制,有望成为可与国际优秀肉牛媲美的自主肉牛品种。  相似文献   
5.
目前家畜超数排卵还存在个体差异大、整体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戴瑞奶绵羊血清中生殖激素与供体超排效果的相关性,以期为供体超排性能预测提供依据。本研究分别在超数排卵处理前与配种前采集外周血进行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雌二醇(Estradiol, E2)、孕酮(Progesterone, P4)、抗缪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和抑制素(Inhibin, INH)激素浓度检测,与回收总胚数和可用胚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超数排卵前血液检测结果显示:FSH、E2、AMH(FSH: r=0.91, P<0.05; E2: r=0.76, P<0.05; AMH: r=0.86, P<0.05)与回收总胚数和可用胚数呈显著正相关;LH、P4、INH(LH: r=-0.81, P<0.01; P4: r=-0.79, P<0.05; INH: r=-0.56, P<0.05)与回收总胚数和可用胚数呈显著负相关。超数排卵后配种前血液检测结果显示:FSH、E2、P4、AMH(FSH: r=0.62, P<0.05; E2: r=0.93, P<0.05; P4: r=0.69, P<0.05; AMH: r=0.97, P<0.01)与回收总胚数和可用胚数呈显著正相关;LH、INH(LH: r=-0.86, P<0.01; INH: r=-0.60, P<0.05)与回收总数和可用胚数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超数排卵前戴瑞奶绵羊静脉血液中FSH、LH、E2、P4、AMH、INH这几种激素均与最终超排效果存在相关性。超数排卵前静脉血液中FSH、AMH激素浓度与总胚数和可用胚数拟合度最高,存在高度相关性,因此可作为戴瑞奶绵羊超排性能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