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紫外线分别辐照菇蕾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的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维生素D2的含量.结果发现,未经紫外照射时,菇蕾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的鸡腿菇菌盖中均未检测到维生素D2,但在各时期的鸡腿菇菌柄中维生素D2含量较高,其中成熟前期的维生素D2含量达3.473 1 μg/g.经紫外线辐照处理后,鸡腿菇的菌柄和菌盖中的维生素D2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成熟前期的菌盖和菌柄中含量最高,分别为23.309 3 μg/g和22.858 5 μg/h.紫外线辐照可以提高鸡腿菇中维生素D2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中科1号羊草(Leymus chinensis "Zhongke No. 1")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选育的国审育成品种,该品种市场需求大,种源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陕西省佳县是国贫县,根据其土壤气候资源,适合开展羊草种子繁殖,在收获良种的同时,饲草可用于饲喂牲畜,发展草畜加产业链。因此,本文采用三年引种试验数据评价了中科1号羊草品种引种到榆林佳县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该品种田间发芽率56%,保苗率95%以上;第二年越冬率保持在98%以上,完成了从播种到新种子形成的有性生活史。进入生殖期的群体,抽穗率65. 51%,结实率76. 63%,千粒重2. 34g,发芽率76. 29%,种子产量426kg/hm~2;第一茬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为15 100 kg/hm~2和5 301 kg/hm~2。综上所述,中科1号羊草新品种适宜在佳县及同类地区种植,具有建设我国"黄土高原羊草种子繁殖基地"的巨大潜力,为我国农牧交错带和草原区生态修复提供乡土草种种源。  相似文献   
3.
白腐真菌固体发酵玉米秸秆产漆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子比较法对白腐真茼的固体发酵玉米秸秆培养基和产漆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的产漆酶发酵培养基组分为:玉米秸秆粉79%,麸皮20%.MgSO4 0.4%,KH2PO4 0.6%,最佳的产漆酶发酵条件为料水比1:3,pH值7.0,接种量5%,温度26℃,在此条件下,漆酶最高活性迭0.954U.  相似文献   
4.
采集了河南省12个地区的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标样,分离获得了34个菌株,其中3个是画眉草弯孢(Curvu-laria eragrostidis),其余均为新月弯孢(C.lunata)。利用含KClO3的培养基对其中14个新月弯孢菌株和1个画眉草弯孢菌株(XZ3c)进行诱导,在MM培养基上鉴定均获得了Nit突变体。对获得的190个Nit突变体在MO2和MH培养基上进行了生理表型的划分,并用于菌株内、菌株间的营养体亲和性研究,发现有不少配对组合中均出现了明显的亲和现象,表明Nit突变体技术可以用于玉米弯孢病菌营养体亲和性的研究。根据亲和性测定的结果将这15个菌株初步分为2个营养体亲和群。  相似文献   
5.
分别利用Nit突变体技术和RAPD标记,对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10个新月弯孢菌株的营养体亲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利用Nit突变体技术将供试菌株分为3个VCGs;利用RAPD标记,以0.5为阈值将供试菌株分为3个遗传类型;来自同一个VCGs的菌株属于同一个遗传类型,表明Nit突变体技术可用于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菌株间亲缘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4种不同来源的多菌灵对绿色木霉和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多菌灵对绿色木霉和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多菌灵A和D在稀释倍数为500~4000倍时能够完全抑制绿色木霉菌丝的生长,但对平菇菌丝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多菌灵B和C不但不能抑制绿色木霉菌丝生长,而且还促进绿色木霉和平菇菌丝生长,施加浓度与绿色木霉和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呈正相关。能够抑制绿色木霉而对平菇菌丝生长影响较小的药剂是4000倍的多菌灵D。  相似文献   
7.
利用10个新月弯孢和2个画眉草弯孢分离株作为测试菌株,分别比较了在KNI、MMC和KPS3种诱变培养基和KPS培养基6个KClO3浓度梯度下产生Nit突变体的情况。结果表明:①Nit突变体的数量、产生率等指标在KPS培养基与KNI、MMC培养基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KPS培养基更适合于Nit突变体的诱导。②KClO3浓度为2.5%的KPS培养基最适合玉米弯孢叶斑病菌Nit突变体的诱导。  相似文献   
8.
31个白灵菇菌株的培养特性及亲缘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外引31个白灵菇栽培菌株进行拮抗试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生长势比较、平板出菇试验和栽培试验,比较了它们的培养特征。结果表明:多数栽培菌株为同种异名,但同种异名的菌株培养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多数白灵菇菌株容易在平板培养基上形成原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1个栽培菌株可以分成柱状、马蹄状和手掌状3大类。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蜜环菌菌索在7种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菌索在蛋白胨综合PDA培养基和综合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5.02和4.35mm/d,长满斜面的时间分别为20和23d,而且菌索生长势强、分枝多、密度高。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中采用不同的覆土及喷施水处理,研究覆土中诱导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出菇的因素.结果表明,覆原土组的出菇率为100%,且出菇个数多,菌盖直径1.7~3.0 cm;覆无菌土组与不覆土组,仅浇灌原土悬液的有少量菇蕾形成,且菌盖直径小,最大直径只有1.5 cm,其它处理均未形成菇蕾.证明原土中的微生物是诱导毛头鬼伞子实体形成的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