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山西省大部地区种植葵花,尤以晋中、忻州两大盆地面积最大,泌蜜较好,每年从7月中旬开花,下旬进入流蜜盛期,8月20日左右结束.在正常年景,定地饲养的蜂群一般可取蜜6次,转地蜂场7月20日进场可取5次,月底进场也可取3次.此外还有棉花、芝蔴、玉米等辅助蜜粉源,蜜粉俱佳,  相似文献   
2.
3.
蜂群因受外界自然条件及内在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发生偏集,轻者影响群势均衡,重在形成强弱悬殊,这都会程度不同地影响蜂群的正常生活及生产。为上,研究偏集原因和规律,做好预防工作是很必要的。下面就此谈点见解,供新养蜂的朋友们参考。一、偏集的形成和规律:一是逆...  相似文献   
4.
全国各地有不少养蜂场(户)是“以农兼蜂”定地饲养。定地养蜂的好处是开支少,风险小,人受苦轻,还能兼顾别的活。但缺点是蜜粉源不足,每年有几个关键时期缺蜜少粉,严重影响蜂群的繁殖和发展,使之到主要蜜源大流蜜期还养不成强群,以致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如果从长计议,养蜂人亲自动手,本着因地制宜,缺什么补种什么的原则,栽种一些蜜粉源植物,为自己的蜂群营造一个比较丰富的蜜粉源基地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完全能办到的。我县的主要蜜源有狼牙刺、刺槐和荆条。蜜蜂春繁期的辅助蜜粉源虽然有榆、杨、柳和杏等果树以及油菜等,但有的地方数…  相似文献   
5.
实践证明,秋季蜂群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越冬蜂的数量、质量及越冬效果,而且对来年春繁速度、培养强群以及全年的生产效益都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以山西中南部的气候和蜜粉源条件为依据,以定地及小转地蜂场为对象,以繁殖好越冬蜂、科学饲喂越冬饲料和保存好越冬蜂为目的,结合调查研究及本人多年来的实践和体会,提出以下3点见解,与同行们商讨。  相似文献   
6.
段继远 《中国蜂业》2003,54(1):24-24
蜂种优劣对蜂群繁殖快慢、群势强弱、生产效益高低有直接的影响。我县从 1983年成立养蜂协会至今 ,为了充分发挥灵石的蜜源优势 ,大力发展养蜂 ,狠抓了蜂种改良 ,先后从吉林省蜜蜂育种场等育王场引进良种蜂王 4 5 0余只 ,在全县进行了蜂种改良。改良后的蜂群群势明显增强 ,产蜜量比原来提高约 2 0 % ,大大促进了灵石养蜂业的发展 ,蜂群数量由 1983年的 10 0 0余群发展到现在的 380 0群 ,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因地制宜引进优良蜂种引进优良蜂种应本着因地制宜和先试验后引进的原则 ,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蜜粉源条件 ,按照不同的生产目的和饲…  相似文献   
7.
5月份 (续第1期) 农业节令:上旬立夏,下旬小满。气象要素:平均气温11.9~25.2℃,相对湿度52%,降水量35毫米,日照时数259小时,地温20℃。蜜源植物:刺槐:晋南5月初开花,晋中、晋东南、吕梁等地区5月10日左右开花、晋北及高寒山区5月中下旬开花,花期10余  相似文献   
8.
9月份农业节令:上旬白露,下旬秋分。蜜源植物:荞麦8月下旬始花,9月上、中旬为盛花期,下旬结束。花粉充足,进蜜自给有余,有利于繁殖越冬蜂。太行山区的臭荆芥,9月初开花,月底结束。有蜜有粉,不但可以繁殖好越冬蜂。而且还能储够越冬饲料。9月菊下旬开花,10月中旬结束,有  相似文献   
9.
10.
段继远 《蜜蜂杂志》2003,(10):15-16
传统的蜂群越冬保温 ,需用大量的砖或土坯、麦秸、稻草或树叶等材料 ,不仅费料、费工、易燃、惹鼠 ,而且机动性差 ,不便于转地春繁。为了改变这种笨拙的保温方法 ,笔者经过数年的思考琢磨 ,到处寻找替代保温材料 ,最后终于找到一种理想的新型轻便保温材料 ,研究出此办法。经 2 0 0 2年越冬和 2 0 0 3年春繁试用 ,效果良好 :不仅省料、省工、轻便、经济耐用 ,而且便于移动 ,适合转地春繁。现将本办法介绍于下 :1 保温材料主要材料为EPE发泡膜 ,也叫珍珠棉 ,是一种新型装潢保温材料 ,用于装木地板时垫底。其规格尺寸 :每卷长 1 0 0m ,宽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