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的谷氨酸渣对秦川牛肉用新品系(以下简称"秦川肉牛")生长发育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秦川肉牛18月龄公牛、母牛及8月龄阉牛各12头,按照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成4组,每组9头牛(含3头公牛、3头母牛和3头阉牛),各组添加不同水平的谷氨酸渣替代日粮中部分豆粕,即对照组(0)、试验Ⅰ组(1.5%)、试验Ⅱ组(3.0%)、试验Ⅲ组(4.5%)。试验期100 d,期间进行采食量和体重测定,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样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肉牛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Ⅱ组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Ⅲ组(P<0.05);试验Ⅱ、Ⅲ组肉牛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肉牛料重比(F/G)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肉牛血液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其余血液生化指标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肉牛血液碱性磷酸酶含量与平均日增重之间相关性极显著(P<0.01)。综合以上结果,添加3.0%谷氨酸渣替代日粮中部分豆粕可以促进肉牛采食,提高其平均日增重(提高22.62%),降低料重比(降低10.85%);日粮中适量添加谷氨酸渣(1.5%~3.0%)显著提高了肉牛血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该酶活性的高低可能是衡量肉牛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秦川牛MYH8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秦川牛生长性状的关联性,选取163头健康的30月±2月龄秦川牛,采用DNA测序技术发现MYH8基因外显子上的SNP位点,并以PCR-RFLP技术分析秦川牛群MYH8基因型,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再通过SPSS 19.0软件分析SNP位点与秦川牛体尺性状和胴体性状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MYH8基因第33外显子上存在3个SNP位点,分别在基因序列26 064、26 094和26 100bp 3处,且26 064bp处(TC)为同义突变,26 094bp处(TC)为错义突变,26 100bp处(CG)为错义突变。关联分析显示,C26100G突变发生在体斜长指标,表现为GG基因型个体的群体均值显著高于GC、CC基因型个体(P0.05);而其他突变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某些基因型(T26064C突变处TC基因型和T26094C突变处CT基因型)可能为优势基因型,但还需通过更多个体验证。说明:MYH8基因对秦川肉牛生长性状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