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殷安亮  陆立华 《中国棉花》2008,35(12):13-15
2007年棉花落叶型黄萎病在射阳大发生,6月份笔者和有关专家先后调查了122块90.67hm2棉田,发生落叶型黄萎病的田块有63块,占51.6%,发病面积为38.53 hm2,占42.5%.主要表现为发病期早、病情重、落叶落蕾,不少植株成光秆绝收.在5月底6月初6~10片真叶阶段,即显现早期侵染病症,叶片失绿成浅黄色病斑,从棉株中部叶片开始发病,连结成同皮状斑纹.逐渐向内卷曲下垂.  相似文献   
2.
射阳县地处江苏沿海中部,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向南暖温带气候过渡的地带,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空气环境质量较好,适宜发展栽桑养蚕。全县蚕桑生产已初具规模,生产设施完备,服务体系健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基本普及,县级蚕桑总量列江苏省第三位、盐城市第二位[1],是全国闻名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
蚕病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影响蚕桑生产安全,通过对射阳县2019年春蚕、中秋蚕、晚秋蚕蚕病发生情况的调查,了解当地蚕病发生原因,掌握发生规律,引导蚕农进一步做好蚕病防治工作,促进蚕桑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桑园秋季生长迅速,蚕农桑园全面治虫工作十分辛苦,从2017年秋季开始,我县初步试用无人机桑园治虫工作的探讨,大大减轻了治虫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治虫速度和效果。为此,笔者于2018年7~9月对桑螟2、3、4代初孵幼虫盛期分别进行了无人机飞防技术应用,有效地控制了各代桑螟的发生,防效果显著。8月28日着重进行了四代桑螟防治定点调查。  相似文献   
5.
西瓜与青蒜、青菜(春、夏小青菜,越冬菜)及土豆(春马铃薯)的间套种,是笔者根据其不同生育习性与生长季节,而试验探索成功的又一理想的多熟立体复种模式。因在周年生产过程中,其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光热资源,促进生育期与有利气候同步,从而实现最佳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县示范推广的8hm2复种田,每667m2年净产值逾1万元(西瓜3500kg×0.6元、青蒜200kg×1.8元、春小青菜200ks×0.6ks、夏小青菜600kg×1.5元、冬青菜1500kg×1.4元、春马铃薯1600kg×1.3元),经济、社会效益极为显著。其复种要点:科学选地布局通常择地势高…  相似文献   
6.
7.
为了进一步分析射阳蚕桑生产中蚕病发病原因和各季发生情况,跟踪调查并分析了2020年射阳县连续3期蚕病发生情况,为科学防治蚕病,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稳定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射阳县蚕桑业发展现状,从蚕桑业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及保障措施方面制订了射阳县"十四五"蚕桑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9.
栽桑养蚕是射阳县农村传统的致富项目,茧丝绸产业已成为射阳部分镇(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为进一步稳定射阳县桑园面积,加快蚕桑转型升级,推动蚕桑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简要谈谈对射阳县蚕桑产业的发展思考. 1 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发展基础扎实 目前,射阳蚕桑生产总量已位列全省第三.现有桑园面积5.5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