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1.
通过不同蔟具及蔟中环境对彩色茧品种秋丰×黄3茧丝质影响的分析,我们得出:在自然通风或封闭环境中,用方格蔟上蔟蚕茧的一茧丝长、解舒长、解舒率、净度和清洁度要比用蜈蚣蔟好,其中解舒率分别提高了6.6%、5%;用方格蔟或蜈蚣蔟上蔟,在自然通风的蔟中环境下所得到的蚕茧茧丝质量比在封闭环境下高,解舒率更是分别提高了11.4%、9...  相似文献   
2.
汤新新 《中国蚕业》2010,31(2):38-40
回顾了德清县微粒子病曾经发生的严重程度、所做的工作与取得的成绩;阐述了当前遇到的原蚕区不稳定、原蚕户减少、治虫困难等新情况、新问题;采取了增强"防微"意识、发放无毒种等措施,使德清县在蚕种生产中基本控制了家蚕微粒子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经过对新育成的黄色茧品种与生产应用白色茧品种秋丰×白玉的对比试验及丝质鉴定,秋丰×黄,正反交、秋丰×HJ,正反交这两对黄色茧品种具有龄期短、抗病力强、虫蛹率高的优点;黄色茧品种的产茧量与对照种相比差距不显著;两对黄色茧品种的鲜茧出丝率等茧丝质指标略低于对照,解舒丝长达到750m左右,解舒率均在65%以上,净度优良,符合缫丝业对茧质的基本要求。对其中的秋丰×HJ7在农村进行规模化中秋蚕饲养与缫丝应用试验,符合生产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几种天然彩色茧品种蚕茧抑菌率的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几种天然彩色茧品种蚕茧的抑菌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天然彩色茧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其中绿色茧最高,P50×秋丰、LJ1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分别达到了76.14%、83.40%,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4.4%、78.89%;两对黄色茧品种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也均达到。60%以上,均比红色茧...  相似文献   
5.
汤新新 《中国蚕业》2010,31(1):61-63
概述了德清县发展蚕桑产业的主要成绩,在分析现在蚕桑产业所面临蚕业生产萎缩、从业人员老化、生产用房流失、桑园基础条件差、蚕茧垄断经营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桑园流转机制、加强科技合作与科技推广、整合蚕种生产资源、进一步推进现代蚕业园区建设、优化蚕桑专业生产合作社功能、发展现代观光蚕业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家蚕新品种华·秋×松·白的繁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秋×松·白是浙江省湖州蚕桑科学研究所历经10年育成的夏秋蚕新品种,具有丝质好,繁育系数高,耐氟性强,容易饲养,孵化、眠起齐一等优点,2001年春期引进该品种取得了较好的饲养成绩.  相似文献   
7.
天然彩色茧烘茧前后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几个天然彩色茧品种烘茧前后的抗氧化物质进行了提取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天然彩色茧中,以绿色茧的抗氧化物质最高,黄茧次之,白茧最低。其中烘茧前绿色茧品种P50×秋丰、LJ13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均达到110U/g以上,两个黄色茧品种秋丰×黄3正反交、秋丰×HJ7正反交含量分别为101.72U/g、96.09U/g,比白色茧品种高出了34.57%、30.73%;烘茧后,各个彩色茧品种以及对照组品种的抗氧化性降低的幅度比较大。  相似文献   
8.
汤新新 《蚕桑通报》2007,38(3):56-57
上蔟是养蚕的最后阶段。也是夺取蚕茧丰产丰收的重要一环。蚕茧产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熟蚕的健康状况,同时与使用的蔟具和蔟中管理密不可分。德清县目前使用的主要蔟具有:稻草伞形蔟、蜈蚣蔟、方格蔟和塑料折蔟。而塑料折蔟正逐步从专业蚕种场推广到普通种饲养户中使用。使用过的蚕农普遍反映。塑料折蔟上蔟好。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德清蚕种场是一个就地制种的原蚕区种场,蚕种场的内部管理包含了原蚕区蚕农及场部职工两个部分,自1992年以来,在这两个方面的管理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与改革,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汤新新 《中国蚕业》2007,28(3):79-80
《浙江省蚕种管理条例》已于2006年7月26日召开的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并于2006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它是浙江省蚕种业建国以来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也是浙江省蚕种业、蚕桑业、甚至整个茧丝绸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