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免疫接种是控制ND的重要措施,而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确保免疫效果的关键.随着疫苗的广泛应用,近年来ND的流行已得到明显控制.但由于我国养殖模式多样,生物安全水平不一,以及免疫程序混乱,免疫鸡群仍经常发生ND[1-4].本试验从免疫保护抗体水平临界值、疫苗的免疫期等方面研究了影响ND免疫程序的因素,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犬尿结石症是指存在于尿路中的无机盐或有机盐类结晶的凝结物(即结石)刺激尿路黏膜而引起出血、炎症和阻塞的一种泌尿器官疾病,是犬类动物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尿结石可以发生于尿路的任何一段部位,引起尿路损伤性炎症或阻塞,出现尿频、血尿、尿淋漓或尿闭等明显的临床症状,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会危及犬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散养为主的农村畜禽饲养在畜牧业生产中仍占有较大比重,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流行呈现复杂化趋势,加上基层技术支撑体系的不完善或缺乏,使得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成为动物防疫工作中最薄弱而又重要的一环。本文介绍了笔者所在市的动物疫病防控基本情况与工作中的体会及面临的挑战,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畜禽养殖的专业化、规模化的程度不断提高,规模养殖在畜禽生产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农村散养畜禽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庭院式”散养仍较为普遍,且分布广、管理粗放,鸡、鸭、鹅、猪混养现象普遍,给疫病防控带来不少难题。  相似文献   
5.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经农业部调查研究,发现活禽交易市场是病毒感染人和家禽的主要风险来源,多项流行病学调查也表明活禽交易场所是禽流感等多种禽类病原的集中地〔1~3〕。目前,我国活禽交易市场经营还不规范,存在市场分散、卫生条件差、屠宰加工设施简陋等问题,疫病传播的潜在威胁时刻存在,严重影响到市民的身心健康。本文结合吴江区活禽交易市场的经营现状,分析了活禽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城疫(ND)和禽流感(AI)是禽类的两种重要传染病,分别由新城疫病毒(NDV)和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由于不同NDV毒株的毒力及其感染鸡群的免疫状况存在较大差异,ND发生后呈现出复杂的临床表现….高致病性的H5亚型AIV毒株不仅是养禽业的极大威胁,而且具有显著的公共卫生意义[2];低致病性的H9亚型AIV毒株与其它病原体混合感染可造成蛋鸡的产蛋率下降,肉鸡和青年鸡的复合呼吸疾病[3].  相似文献   
7.
有效控制湖库水华、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是当前环境领域研究热点,关键藻种在地球CO2固定和循环、产油产氢方面具有优势,但其过量增殖造成的环境生态风险较大。化感物质因其高效抑藻性、选择作用性以及环境无害性,是一种具有应用价值的生物抑藻安全技术。文章从藻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超微结构及生长代谢、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综述了化感抑藻作用及其性能评估方法,并重点阐述化感物质对水华藻、赤潮藻主要藻种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从而在基因表达、遗传机制等层面进行展望,以期为开发安全高效的抑藻化感物质、富营养化水体安全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吴江区注重优化畜牧业结构、提高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畜牧业养殖污染防治、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推进畜禽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使畜牧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生态、高效、优质、安全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变,为保障畜产品市场供应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吴江区畜牧业依然存在着养殖从业人员水平低,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环境污染较重、群众反映强烈,养殖效益普遍不高、受行情影响大等问题,尤其是养殖业污染问题对当前建设生态健康城市提出了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根据野外地质剖面以及测井相等标志,对吐哈盆地水西沟群沉积相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吐哈盆地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3种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以平原亚相和前缘亚相为主。辫状河三角洲相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由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支流间湾和河口砂坝微相组成;湖泊相以浅湖亚相为主要,由浅湖砂坝和浅湖泥组成。通过对每种沉积相、亚相和微相展布规律的研究,进而指出有利的沉积相带及其发育位置和平面展布特征,通过对沉积剖面和沉积相与油气关系的研究,指出有利于油气生成和储集的沉积相类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