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8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49种国际标准抗血清检查了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的4个品种、82头种公牛(黑白花牛71头、利木赞牛7头、西门塔尔牛3头、夏洛来牛1头)的血型(9个血型系:A系、B系、C系、F系、J系、L系、S系、Z系、R′系),分析表型,确定了部分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建立了种公牛的血型档案。  相似文献   
2.
用49种国际标准抗血清检查了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的4个品种、82头种公牛(黑白花牛71头、利木赞牛7头、西门塔尔牛3头、夏洛来牛1头)的血型(9个血型系:A系、B系、C系、F系、J系、S系、Z系、R′系),分析表型,确定了部分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建立了种公牛的血型档案.  相似文献   
3.
人工培育牛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对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鹌鹑遗传保存中心的3个日本鹌鹑品系(两个品系就重型体重选择品系,另一个是随机交配品系)进行了组织液电泳分析,以企确定选择品系和随机交配品系之间是否存在遗传性变异的差异,并以其资料与日本的驯养、野生群体的资料进行了比较。重型品系的多态位点比例比随机交配品系高,选择品系和随机交配品系的肝脏疫肪酶和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的等位基因频率也不同。随机交配品系和日本驯养品系之间表现了遗传相似性,而两个选择品系之间并同日本驯养品系之间都表现差异性。这些表示(1)多态位点具有适应性重要意义;(2)通过分离遗传组成能获得党型体重。在一个选择品系中发现了一个尚未报道过的影响腺苷酸激酶迁移类型的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5.
冷冻胚胎移植成功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是正确鉴别并选用正常而完整的受精卵。我们将受精卵按品质分为 A、B、C、D型等四个等级,然后,对比观察其移植效果。经1985年~1987年两次对比试验结果,A型卵移植成功率为83%,B型卵移植成功率达到了57%,C型卵和D型卵均未得到成功。  相似文献   
6.
用49种国际标准抗血清检查了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的71头黑白花种公牛的9个血型系50种抗原,分析表型,确定基因型,计算其基因频率;分析研究了东北黑白花奶牛血型的基因构成,并与美国,日本的黑白花奶牛进行了比较,其结果表明,东北黑白花牛的遗传基础很广,它同日本和美国黑白花牛两个群体之间存在着遗传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用 MD 病毒和移植性马立克氏病肿瘤细胞株,对以正常血清中 IgG 量的高低两个指标选育的两个品系进行了接种试验。试验表明,L 品系鸡对 MD 病毒的抵抗力比 H 品系鸡强;而对可移植性马立克氏病肿瘤细胞的抵抗力,H 品系鸡却明显强于 L 品系鸡。  相似文献   
8.
用43种国际标准抗血清检查了41头延边黄牛的A、B、C、F、L、S、Z,7个血型系——43种抗原,计算了其基因频率。根据七个基因位点的不同血型抗原的频率,估测了延边黄牛同朝鲜黄牛、日本褐牛、日本黑牛、印度尼西亚两个品种牛(BaliCattle、Madura Cattle)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43、0.089、0.151、0.384和0.414。由不同品种牛之间的遗传距离绘出品种聚类图,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延边黄牛、朝鲜黄牛和日本褐牛相互间的遗传距离很小,有密切的类缘关系,而三者与日本黑牛都有较大的遗传距离,但它们都属于同一个系的牛;印度尼西亚Madura和Bali之间遗传距离很小,有密切的类缘关系,而与前者都有相当大的遗传距离,单独成为另一个系的牛。结合史料记载,可以认为前者是属于欧州系(Bos taurus domisticus)牛,后者属于印度系牛(Bos zebu indicus)。  相似文献   
9.
用外科手术法对4头牛进行了胆囊手术,分别埋植两种不同类型的异物,用 A 型超声波和 B 型超声波诊断仪对牛黄形成过程讲行了定期探测。超声波诊断结果与手术取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二者之间基本相符。实验表明:B 超声波探测是判断牛黄培植是否成功,检测牛黄在胆囊内的生长情况以及确定适宜的取黄时间的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9个系57种国际标准抗血清检查了3头延边黄牛种公牛和用其精液人工授精的49头母牛及其49头子牛,共101头牛的血型.分析表明,确定基因型,进行亲子判定(包括一次输精的亲子判定和不同牛精液二次输精的亲子判定)和人工授精的质量检测.其结果,实际人工授精普及率是59.18%,比未进行血型检查时统计的人工授精普及率(80%)低20%多.实际受胎率是47.84%,比未进行血型检查时统计的(65%)低8%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