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研究和发现,详细介绍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症状、危害和传播途径以及致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的特征、分类和起源,分析了其可能的致病机理,并总结了猕猴桃的抗病性研究。基于目前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治方法和相关研究发现,展望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研究方向和防治措施,提出采取预防致病菌传入、增强树势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为以后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研究和发现,详细介绍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症状、危害和传播途径以及致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的特征、分类和起源,分析了其可能的致病机理并总结了猕猴桃的抗病性研究。基于目前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治方法和相关研究发现,展望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研究方向和防治措施,提出采取预防致病菌传入、增强树势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为以后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4个猕猴桃优良品种"青皮红香""早鲜""翠香"和"晚红"在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表现进行了观测。4个猕猴桃品种果实各具特点,且与其他地区的表现有所差异,青皮红香果皮无毛,红肉,但在南京果肉为绿色,其他果皮品质也不佳;早鲜成熟早,在南京8月中旬即可成熟,耐贮藏,果实质量达到91.03g,且维生素C含量较高,为82.13mg/100g,但口味偏酸;翠香果皮易剥落,果肉翠绿,可溶性糖含量(9.56%)和糖酸比(8.25)较高,口味佳;晚红果肉绿,果心周围具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9.11%,但果实较小,为62.92g。  相似文献   
4.
观察中华和美味猕猴桃优良品种在南京地区开花物候期,为其花期管理和授粉提供理论依据。笔者田间观察记录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的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坐果期,并统计不同猕猴桃品种的花期长度。结果表明,中华和美味猕猴桃的花期集中在4 月中旬—5 月上旬,‘红阳’的初花期最早,为4 月10 日,‘海沃德’初花期最晚,为5 月3 日,两者相差24 天。并且不同猕猴桃品种的花期长短不一,‘翠玉’的花期最长,为17 天,而‘金魁’的花期最短,仅5 天。中华猕猴桃的初花期比美味猕猴桃早,并且花期比美味猕猴桃长。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有机酸组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机酸是猕猴桃风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测定猕猴桃有机酸组分及含量变化为研究其风味形成及有机酸代谢途径提供基础。以分属2 个栽培种的12 个猕猴桃品种资源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果实的有机酸组分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2 个猕猴桃品种果实中的总酸含量差别较大,其范围是21.207~42.708 mg/(g· FW);其中中华猕猴桃总酸含量均值[33.030 mg/(g· FW)]要高于美味猕猴桃[27.665 mg/(g· FW)]。12 个猕猴桃果实中主要组分为奎宁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变化范围分别是0.000~15.559、5.103~26.426、4.173~9.843 mg/(g· FW)。猕猴桃中的有机酸组分和含量既有共性特征又有特异性存在。  相似文献   
6.
红阳’猕猴桃以其香甜味浓,口感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传统种子繁殖技术存在生长周期长,性状分离且不易获得大批雌株群体等问题;而利用扦插、嫁接的方法具有成活率较低的缺点。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能够保持猕猴桃的优良性状并提高其繁殖效率,是目前重要的研究方法。本文以‘红阳’猕猴桃茎段萌发的嫩芽为材料,经外植体消毒后进行离体培养,通过对培养基中的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进行调节测试,探索适合‘红阳’外植体不定芽诱导与生根培养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红阳’叶片最适宜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 + 6-BA 3 mg/L + NAA 0.1 mg/L,‘红阳’叶柄最适宜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 + 6-BA 1 mg/L + NAA 0.2 mg/L,‘红阳’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 IBA 0.7 mg/L。使用该配方组合进行组培,可缩短‘红阳’组培育苗周期且植株长势健康良好,为生产优质‘红阳’猕猴桃苗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猕猴桃是多年生藤本果树,其果实美味可口,风味独特,尤其富含维生素C,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中国猕猴桃栽培面积居世界首位,但猕猴桃的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与新西兰、意大利等国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猕猴桃栽培技术还比较落后,尤其是猕猴桃的整形修剪方面各地技术参差不齐,树形管理粗放,降低了猕猴桃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金魁'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根、茎、叶、花瓣、花萼、雌蕊、子房、幼果为材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分析了ACT、CYP2、RP2、GAPDH、TUB和TUA 6个常用内参基因在猕猴桃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对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ACT和TUA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较小,表达相对稳定;在利用RT-qPCR分析比较猕猴桃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差异时,可选择ACT作为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红阳"猕猴桃离体快繁技术,以"红阳"猕猴桃茎段萌发的嫩芽为材料,经消毒后进行离体培养获取无菌苗,取无菌苗叶片和叶柄进行了不定芽诱导与生根培养的激素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叶片最适宜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 3 mg/L+NAA 0.1 mg/L,不定芽再生率为77.78%;叶柄最适宜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 mg/L+NAA 0.2 mg/L,不定芽再生率为70.00%;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 0.7 mg/L,生根率为67.50%。  相似文献   
10.
研究南京地区‘金阳’猕猴桃果实发育规律,为其在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推广及优质丰产提供理论依据。以5年生‘金阳’猕猴桃为试验材料,定期观察并记录‘金阳’猕猴桃从坐果到成熟软化过程中的鲜重、干重、纵横径、种子发育和果肉颜色等形态指标,并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有机酸、维生素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含量。结果表明,‘金阳’猕猴桃花后0~40 d果实迅速膨大,鲜重快速增加;花后20~116 d干物质不断积累;花后83 d种子开始变黑,花后97 d种子完全变黑成熟。‘金阳’果实成熟前,可溶性固形物变化幅度较小,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有机酸中奎宁酸、苹果酸、柠檬酸的含量较高。‘金阳’花后138~154 d,果实达到可采收状态。果实采收后,硬度迅速下降,并且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的比值升高,果肉颜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再变为黄色。南京地区可食用状态下‘金阳’猕猴桃单果重为80.5 g,果肉金黄色,维生素C的含量为129 mg/100 g,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为14%,可滴定酸的含量为1.4%,果实经济性状良好,因此‘金阳’猕猴桃适宜在南京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