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9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两例突然死亡的鹿科动物中都分离到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其中变形杆菌为奇异变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2个种.奇异变形杆菌的毒力很强,且对多种药物不敏感.通过病原分离与鉴定以及毒力试验,结合病理剖检,证实这两例鹿科动物出血性肠炎的病原是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  相似文献   
2.
对动物园目前常用消毒剂进行效力测定.从而筛选出效力高的消毒剂和理想的使用方法。方法:①中和剂试验;②悬液定量灭菌试验;③现场消毒试验。结果:过氧乙酸杀菌效果最好.但使用时要注意安全和腐蚀性问题.季铵盐和碘剂杀灭率相对较低但毒性相对较少,提倡多种消毒剂循环间隔使用。  相似文献   
3.
两例鹿科动物出血性肠炎的病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两例突然死亡的鹿科动物中都分离到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其中变形杆菌为奇异变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2个种。奇异变形杆菌的毒力很强,且对多种药物不敏感。通过病原分离与鉴定以及毒力试验,结合病理剖检,证实这两例鹿科动物出血性肠炎的病原是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  相似文献   
4.
野鸭温和气单胞菌及产硷假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秀文  桂剑峰  张琼 《中国家禽》2001,23(11):11-12
从死亡野鸭中分别分离到温和气单胞菌(编号YY1)和产硷假单胞菌(编号YY2)菌株。两菌株毒力试验显示温和气单胞菌对小白鼠毒力很强,产硷假单胞菌对小白鼠也有一定的毒力。对多种药物做了敏感试验,显示两菌株对多种药物敏感性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豚鹿混合感染A型魏氏核菌及病原性大肠杆菌病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豚鹿(Cervus porcinus),属偶蹄目、鹿科,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2000年3月,上海动物园一头成年雄性豚鹿突然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病期曾用丁胺卡那等抗菌素及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等进行抢救,未能治愈.采集病死鹿主要脏器进行病原分离鉴定,确定该鹿系混合感染了魏氏梭菌和病原性大肠杆菌所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病史简介 杨子鳄(Alligator Sinensis)系爬行纲、钝吻鳄科动物,为我国特产,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994年3月本园一条扬子鳄死亡,生前有腹痛、行动迟缓、反应迟钝、缺乏攻击性等症状,临床上曾用过丁卡肌注治疗。根据微生物细菌检验和毒力试验结果确诊为由莫根氏菌和温和气单胞菌混合感染致死。 二、实验室诊断 1、细菌培养:无菌操作采心血种于血平板;肠道内容物种于血平板、SS平板、36℃24小时培养后,种心血的血平板上未长出菌落,以后三天也末长出菌落;种肠道内容物的血平板上长出溶血的较小菌落和较大的灰白色菌落;SS平板上长有圆形、半透明的小菌落。挑取  相似文献   
7.
金哥肠杆菌引起马鹿猝死病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1 1月 ,上海动物园饲养员发现一头马鹿死亡 ,同舍其他马鹿都未表现异常。为查明该兽猝死的原因 ,遂进行了病原学的检查 ,结果证实系由金哥肠杆菌 ( E.gergoviae)引起。报告如下。1 剖检变化 该鹿皮下大面积出血 ;双肺瘀血严重 ;心脏外壁有出血点 ;肝脏色黄 ,有坏死点  相似文献   
8.
经络导平仪是将针炙、推拿和现代理疗结合起来的新型电子医疗仪器。在医疗中称为经络导平疗法。“导平疗法”就是使用这种仪器,利用低频率的高压电能代替针刺的机械,能调整阴阳,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人医上已证明,导平疗法能通经  相似文献   
9.
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青鹿猝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上海动物园 1头猝死的青鹿进行了详细的病原学研究。在死亡动物的肠组织中分离到粗大正直的杆菌 ,有荚膜和芽孢 ,并能使牛乳培养基海绵状发酵 ,可致死小白鼠 ,LD5 0 为 5× 1 0 4CFU。结合肠内容物的毒素中和试验、青鹿的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特征 ,确诊该青鹿的猝死是由于感染了毒力较强的D型产气荚膜梭菌。  相似文献   
10.
豚鹿混合感染A型魏氏梭菌及病原性大肠杆菌病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豚鹿(Cervus porcinus),属偶蹄目、鹿科,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2000年3月,上海动物园一头成年雄性豚鹿突然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病期曾用丁胺卡那等抗菌素及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等进行抢救,未能治愈。采集病死鹿主要脏器进行病原分离鉴定,确定该鹿系混合感染了魏氏梭菌和病原性大肠杆菌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