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北省处于葡萄栽培的埋土防寒边缘区,在冀中南进行设施栽培可以无需埋土防寒而确保葡萄安全越冬,显著降低成本投入。近年河北省设施葡萄发展迅速,尤其是衡水市饶阳县,其设施葡萄栽培面积达到全国第一,饶阳县设施葡萄发展模式更为其他地区设施葡萄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模板。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夏黑葡萄进行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处理,探讨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对夏黑葡萄的枝条、果粒生长变动情况,叶片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降低产量与品质的前提下,抽蔓期的水分胁迫不会影响葡萄的产量与品质但会明显降低夏黑的营养生长,果实转色期的水分胁迫会明显提升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用于葡萄的生长调节剂类型,讨论各种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阐述了通过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以保证果品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含氨基酸水溶性肥和含海藻酸水溶性肥在巨峰葡萄上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在14 a生巨峰葡萄上,试验设Algifol肥(含海藻酸水溶性肥)1 000倍液、Sipfol肥(含氨基酸水溶性肥)600倍液和清水(空白对照,CK)3个处理,分别于开花前、果实膨大期和果实转色期各喷施1次,研究了不同类型有机叶面肥对葡萄新梢基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叶面肥能够增加新梢生长量,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其中,Sipfol肥能够显著促进葡萄新梢加粗生长,对增加穗长和单粒质量效果较好;Algifol肥能够明显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增大单穗质量和糖酸比效果较好。在葡萄生长期,施用Sipfol肥有利于新梢生长量的积累,施用Algifol肥有助于提高果实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小麦豌豆套作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设小麦豌豆套作6个处理和小麦单作2个处理,测定小麦产量和不同生育时期的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小麦豌豆套作相比小麦单作提高了土壤中的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含量和小麦产量;到成熟期,小麦24粒、豌豆15粒套作处理(W2P3)各项指标的达到最大,其产量是3 181.38 kg/hm~2。从土壤养分和小麦理论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小麦越冬期和拔节期的土壤全氮含量、成熟期全磷含量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小麦与豌豆套作处理改善了土壤养分,从而提高了产量,且以W2P3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避雨栽培是以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主要目的一种栽培技术.夏秋季多雨,对葡萄十分不利,特别是在新梢生长、开花坐果期间正值梅雨季节,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极易使露地栽培葡萄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避雨栽培是高档葡萄生产的发展趋势,是降低霜霉病等病害发生的主要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喷药次数,是实现生态农业的有效方法.葡萄避雨栽培成本较低,管理容易.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各葡萄香型的特征香气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葡萄15个品种果实(2个无香型、5个草莓香型、8个玫瑰香型)香气成分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无香型葡萄维多利亚、摩尔多瓦的香气物质主要是醛类物质,香气物质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2-己烯醛;草莓香型葡萄申丰、巨峰、沪培2号、辽峰、硕丰的香气物质主要是醛类、醇类、酯类物质;玫瑰香型葡萄的香气物质主要是以醛类、萜烯类物质为主。醛类物质主要是2-己烯醛、正己醛;萜烯类物质主要是芳樟醇、二氢芳樟醇、α-萜品醇、橙花醇、香叶醇等物质。不同葡萄品种在香气物质、物质含量间存在差异。结果可为后期葡萄香气机理研究、育种与推广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48个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通过室内离体叶盘接种霜霉病菌试验,对各品种的霜霉病抗性分级,结合对抗病相关基因PR1、PR5和NPR1的半定量RT-PCR试验,分析不同抗性级别品种在霜霉病菌侵染后表达模式的差异,以期为抗葡萄霜霉病的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8个品种中有30个品种对霜霉病高度敏感,7个品种对霜霉病敏感,4个品种中抗,6个品种高抗霜霉病,"金星无核"对霜霉病完全免疫。PR1和PR5基因在接菌前有本底表达,抗病和高抗品种接菌后均上调表达,感病品种接菌后无明显变化,仅"无核翠宝"和"红地球"有微量下调。NPR1基因接菌后在抗病品种中表达量上升,而在感病品种和高抗品种中均表现为半数品种上升,半数品种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春小麦与豌豆间作模式下如何高效施用氮肥的问题,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施氮量[0(N0)、90 kg/hm~2(N1)、180 kg/hm~2(N2)和270 kg/hm~2(N3,山西常规用量)]对春小麦与豌豆间作生长、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率以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蘖期,N3处理的春小麦分蘖数最多;拔节期到成熟期,3个施氮处理的春小麦株高均显著高于N0处理,其中,N2处理最高;分枝期到成熟期,3个施氮处理豌豆的株高均高于N0处理,且N2处理株高最高。拔节期和扬花期,春小麦N2处理SPAD值最高,显著高于N0处理;苗期到成熟期,豌豆N2处理SPAD值始终最高;在春小麦扬花期,N2处理下AMF对春小麦、豌豆根系的侵染率最高,分别为14.7%和25.3%;N1、N2、N3处理下春小麦产量分别为272.22、315.94、255.99 g/m~2,且N1、N2处理与N0处理间差异显著。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180 kg/hm~2可以显著增加春小麦产量,达到减施氮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葡萄补钙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外源钙施入后对葡萄叶片生理特性、果实品质、采后贮藏、抗病性及抗逆性5个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揭示了葡萄补钙的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