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地区人参种质资源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吉林省不同地区人参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转录水平基因表达差异受环境与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配对随机引物对吉林省5个地区栽培人参的DNA和cDNA进行PCR分析。对基因组DNA的分析:从20个引物中筛选出6对有效引物,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数为2.4条,平均多态性为46.2%;对cDNA的分析:从20个引物中筛选出7对有效引物,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3.4条,平均多态性为57.1%。结果聚类分析表明:在基因组DNA水平上,靖宇栽培人参和珲春栽培人参聚为一类(A);集安栽培人参和临江栽培人参聚为一类(B);抚松栽培人参(c)与其它4个地区栽培人参遗传距离最大。  相似文献   
2.
不同参龄人参及其根际土壤中Cu、Zn、Mn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参龄人参药材与根际土壤中Cu、Zn、Mn3种微量元素动态变化特征的分析,探讨人参与土壤中微量元素间的相互关系,找出人参对Cu、Zn、Mn的吸收积累规律和参地土壤Cu、Zn、Mn含量的变化规律,为确定人参适宜的生产环境和建立标准化的田间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人参根际土壤中Cu含量随人参种植年限的增加有明显的累积趋势,该人参基地土壤Zn含量偏低,应适当施用Zn肥来提高土壤Zn含量;7月份是各参龄人参药材Cu含量和单株根Cu积累量增加最快的时期,7、8月份是各参龄人参药材Mn含量和单株根Mn积累量增加最快的时期,9月份是6年生人参对Zn元素需求旺盛的时期,在整个人参生长期,6年生人参药材Cu、Mn、Zn含量和单株根积累量都高于4、5年生人参,在本试验的采样年限内,以生长6年为最佳采收年限。  相似文献   
3.
乳酸菌是公认的食品安全级微生物,其所产胞外多糖是乳酸菌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于胞外的一种糖类化合物,有多种益生功能,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结构、功能及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益生功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胞外多糖的作用机制作了简要概述,同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乳酸菌胞外多糖在动物营养中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叶法测定了5种化学农药对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若虫和成虫的毒力及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试验药剂在药后5d对成虫的毒性达到最大值,其中,10%溴氰虫酰胺OD 3000×,99%绿颖EW 250×及25%噻虫嗪WG 3000×对2种粉虱成虫的毒性最高,4.5%联苯菊酯EW 2000×及10%烯啶虫胺AS 3000×毒性略低;药后3d,7d,对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若虫的毒力最高的为10%溴氰虫酰胺OD和10%烯啶虫胺AS,最低为99%绿颖EW,其余2种药剂毒力居中;5种化学药剂能够降低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实验种群的瞬时增长率,但影响未达显著水平。综合结果说明,10%溴氰虫酰胺OD和10%烯啶虫胺AS是对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若虫和成虫毒性较高的2种药剂。  相似文献   
5.
丝瓜花粉是饲养捕食螨的常用替代食物,本研究旨在评价应用丝瓜花粉饲养少毛钝绥螨的可行性。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25、30、35℃下少毛钝绥螨以丝瓜花粉为食物后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在25~35℃下,卵至成螨发育历期为3.63~6.96d,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逐渐缩短,存活率为82.69%~88.46%。30℃时,总产卵量最高,为41.27粒,净生殖率最高为18.15。产卵持续期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内禀增长率在30℃、35℃下显著高于25℃时,最高值为30℃下的0.203。本研究表明,丝瓜花粉是饲养少毛钝绥螨较好的替代食物。  相似文献   
6.
乳酸菌是公认的食品安全级微生物,其所产胞外多糖是乳酸菌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于胞外的一种糖类化合物,有多种益生功能,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结构、功能及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益生功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胞外多糖的作用机制作了简要概述,同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乳酸菌胞外多糖在动物营养中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稻飞虱及其天敌的种群数量动态规律,以充分发挥天敌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采用灯诱法连续两年对江西省万载县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及其天敌黑肩绿盲蝽Cyrtorrhinus lividipennis、尖钩宽黾蝽Microvelia horvathi和螯蜂dryinids进行同步诱集。结果显示:2010年和2011年白背飞虱高峰期均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初;2010年褐飞虱高峰期发生在8月底至9月初,2011年褐飞虱第一次高峰期发生在6月底至7月初,为迁入高峰;第二次高峰期发生在8月底至9月初;尖钩宽黾蝽的第一次高峰期发生在7月中旬到7月底,与白背飞虱的发生高峰期相适应;尖钩宽黾蝽的第二次高峰期以及黑肩绿盲蝽和螯蜂的高峰期发生在8月底到9月初,与褐飞虱的发生高峰期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比较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沙葱异黄酮的含量,建立沙葱异黄酮含量测定的最佳试验方法。两种试验方法均以鸢尾苷为对照品,紫外分光光度法在其最大吸收峰295nm处进行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以Intertsil ODS-SP C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30%乙腈,柱温25℃,流速0.5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95nm。试验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中,沙葱异黄酮含量比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高出46%,相对标准偏差为5.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5%;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沙葱异黄酮含量为4.320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0.2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9%。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但测定误差大。高效液相色谱法虽然复杂,但比紫外分光光度法准确。  相似文献   
9.
沙葱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葱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沙葱多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测定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能量代谢水平I、L-6的含量。结果表明,沙葱多糖能够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能量代谢水平,促进IL-6的分泌。除在沙葱多糖对IL-6分泌影响的试验中,沙葱多糖浓度为400μg/mL时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测定指标中,试验组各个浓度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由试验结果可知,沙葱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具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取不同饮水方式:1.自由饮水、2.定时饮水、3.添加花生饼饮水、4.足量清水加花生饼粉,通过测定产奶量的方法确定适合奶山羊的饮水方法.结果表明,和对照组比较,试验2、3、4组的饮水方法均可以提高产奶量,在生产中应采用试验2、3组的饮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