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91篇
  183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是由立克次氏体中猪附红细胞体(Eperytozoa)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造成血红球的改变,而容易被体内的网状内皮系统或是被吞噬细胞所破坏,因而造成血红球数量的减少,导致贫血、发育减慢,使红细胞受到破坏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此病主要引起猪(特别是仔猪)高热、溶血性贫血、黄疸、消瘦、全身皮肤发红为主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1原因分析饲养密度过大,活动面积不足,鸡群拥挤、相互践踏而引起皮肤损伤。饮水不足或喂料不定时、足量,造成鸡只过度饥渴,喂料时鸡群发生哄抢、啄斗、践踏而导致相互抓伤。没有做好保温工作,鸡群扎堆导致皮肤抓伤。没有适时进行公母分群导致打斗抓伤。  相似文献   
3.
微咸水灌溉与土壤水盐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随着淡水资源短缺的日益加剧,合理开发利用微咸水已成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微咸水中含有大量盐分,用其灌溉必然增加土壤盐分,影响作物生长和土地质量。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调控土壤水盐状况成为微咸水安全利用的基础。本文较详细地回顾了微咸水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微咸水入渗模型和水盐运移模型、微咸水灌溉方法、微咸水灌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土壤水盐调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目前研究中关注的核心问题,提出了微咸水安全利用方面需要重点研究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微咸水灌溉对土壤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和其内在机制,以及构建合理利用微咸水灌溉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咸水与微咸水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开发利用咸水和微咸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有关微咸水及咸水应用及相关基础研究工作。总结了有关微咸水及咸水应用研究成果,同时对膜下滴灌技术开发利用盐碱地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为合理利用微咸水和咸水资源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根据田间实测的排水渠与观测井水质资料 ,分析了地下水中全盐量与其组分间的关系 ,以及排水渠与其邻近观测井地下水全盐量及主要离子含量之间的关系。为探讨观测井与排水渠水质间内在关系 ,研究观测井水质与排水渠水质相互转化关系 ,为简化水质监测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和养分是限制该区作物产量的两个主要因素,小麦生长期与主要降水期不一致,加剧了小麦生长与水分供应的矛盾,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达到小麦的稳产高产是我国西北旱地农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问题,对地膜覆盖和垄作栽培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增产的作用;垄作栽培是在克服传统栽培(平作)许多不利因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耕作栽培方式,该方法可显著降低群体内空气湿度,增  相似文献   
7.
8.
土壤水动力参数是模拟田间土壤物质传输过程的基本参数,准确确定土壤水动力参数对实现农田生境精准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一维垂直入渗试验数据,采用代数方法和数值方法,构造3个不同的目标函数,并分析鲸鱼优化算法和灰狼优化算法反演Brooks-Corey-Mualem模型参数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目标函数,两种群智能优化算法均可用于反演土壤水动力参数。在代数方法中,鲸鱼优化算法在目标函数2下(由累积入渗量、入渗时间、含水率构成的相对误差)固定参数θr、θs优化得到的土壤水动力参数误差最小,反演参数得到的累积入渗量、入渗率、含水率的相对误差都在9.74%以下,决定系数都在0.904 0以上,反演时间为70 s;在数值方法中,灰狼优化算法在目标函数3下(由累积入渗量、湿润锋深度、含水率构成的相对误差)固定参数θr、θs优化得到的参数误差最小,反演参数得到的累积入渗量、入渗率、含水率的相对误差都在2.53%以下,决定系数都在0.991 7以上,反演时间为115 s。因此,代数方法所用时间短、精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在盐胁迫下对冬小麦生长与土壤水氮分布的影响,以盆栽冬小麦种植为试验手段,在8 g/kg的盐分质量比下,设置枯草芽孢杆菌菌剂质量比为0(CK),1(G1),3(G3),5(G5)和7(G7)g/kg等5种施加梯度处理,分析了冬小麦株高、叶面积、生物量以及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 盐碱地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可明显促进冬小麦株高叶面积生长,添加该菌菌剂处理的株高增加2.67%~17.20%,叶面积指数增加9.10%~34.80%;(2) 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对地下部分生物量的促进作用大于地上部分,处理G1,G3,G5,G7的根冠比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28.53%,39.23%,15.91%,25.66%;(3) 枯草芽孢杆菌菌剂能提高产量,与CK相比,处理G1,G3,G5,G7的冬小麦产量分别增加7.49%,15.35%,8.41%,4.57%;(4) 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提高了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施加该菌菌剂的水分利用效率为26.94~31.06 kg/(hm2·mm),与对照相比增幅为9.00%~25.67%;(5) 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对土壤剖面固氮保水具有促进作用.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处理的硝态氮累积量减少了21.70%~30.40%,较处理CK的硝态氮累积量减少量明显降低.加菌剂处理后的土壤水分散失较少.综合各指标分析结果,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施用量为3 g/kg时对于盐胁迫环境下冬小麦的种植促进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
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壤砂土水分运动及水力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实现保水控盐对于滨海壤砂盐碱土改良具有重要意义,而明晰CMC对滨海壤砂土水分运动规律的影响是科学使用CMC的重要基础。为研究施加CMC滨海壤砂土水分运动规律,本文通过开展一维垂直土柱积水入渗试验,探索不同CMC施量(0、0.1、0.2、0.4、0.6 g?kg-1) 对壤砂土入渗特性、水分分布和土壤水力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CMC土壤的最终累积入渗量增加了4.90%~15.17%、达到预设湿润锋深度的入渗时间增加了61.90%~604.73%;Philip入渗模型参数吸渗率S和Green-Ampt模型参数KsSf均随CMC施量的增加而减少,吸渗率S和平均土壤水扩散率与CMC施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分别可用二次多项式和指数函数来表示;CMC增强了土壤的持水能力,土壤剖面含水量提高了0.72%~3.74%;CMC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影响了土壤水力参数,滞留含水率θr、饱和含水率θs及进气吸力倒数α均与CMC施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饱和导水率Ks和形状系数n呈反比关系。通过对变异系数CV的分析发现,CMC对饱和导水率Ks和进气吸力倒数α影响表现为中等差异,对滞留含水率θr、饱和含水率θs和形状系数n表现为弱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CMC对滨海壤砂土减渗保水的内在机理,为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