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调查分析了2008年我地乃至皖南山区晚秋蚕僵病重发的原因并进行思考,总结提出晚秋蚕僵病防治技术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全面了解宁国市"三品一标"农产品的现状入手,总结分析影响宁国市"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宁国市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由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出、倡导推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农业农村工作创新机制。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安徽省宁国市通过宣传发动,健全选任机制;部门协同,强化组织领导;激励引导,加强考核评价;助推发展,突出按需选派;突出“三农”,强化示范带动等举措,纵深推进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取得了科技特派员队伍选优配强、服务提升、示范带动的成效。同时,针对实施科技特派员工作中存在科技强农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有限、特派员创新创业后劲不足等问题,提出突出“一对一”定位,实施精准对接;推进“一张网”建设,实施精准服务;树立一面旗帜,实施精准发力等建议,深化科技强农,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宁国市是中国前胡之乡,宁前胡是宁国市农业特色产业,2010年5月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曾在药农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梳理了进宁前胡产业发展历程,阐述了宁前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总结出宁前胡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药农种植积极性降低、适种区域减少、规模化程度有限、加工销售水平不高、主体集聚效应不够、重量轻质、技术支撑度不高、政策扶持不够、品牌转化不足、外部竞争加大等较为突出的问题。提宁前胡产业发展对策,以期通过强化发展机制,凝聚发展合力;强化技术管理,提升宁前胡品质;强化产业延伸,扩大规模优势;强化品牌建设,拓展销售市场等措施的实施,促进宁国市宁前胡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参与指导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基础上,发现并寻求再次利用只采收一潮菇的大量废弃菌包,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探索出使用工厂化一次出菇后的菌包进行再生栽培的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宁国市种植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种植业的发展和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2014年宁国市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预测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宁国市地处皖南山区天目山北麓.以盛产白花前胡道地药材而闻名,境内所产前胡素以个大、皮黑、条长、肉黄、香味浓等优点而著称,享有“宁前胡”之美称.是安徽三大前胡产地县之一。宁前胡为常用中药材,性微寒,味苦、辛,有疏风清热、止咳祛痰之功效,多用于风热咳嗽,痰多气喘,胸膈满闷,咯痰黄稠,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远销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9.
从分析宁国市蚕桑生产历史入手,得出启示:供需必须平衡,桑园有潜力可挖,竞争愈趋激烈;对策是:控制总量,促需求增长;加强引导和技术推广,提高经济效益;抓立体经营、综合利用,开发生态蚕业,提高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宁国市中药材生产发展的历史入手,分析了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和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目标,提出了今后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宁国市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