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桃树重要害虫的监测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树是山东省栽培的第二大水果,常年受到不同害虫危害。介绍了当前山东省危害桃树较重的6种害虫,桃蚜、山楂叶螨、梨小食心虫、桃蛀螟、桃潜叶蛾、桃红颈天牛的发生特点、虫情监测方法、关键防治时期和安全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多年的栽培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春季育苗的小窍门,即小棚内“大盆 苗钵”育苗法。用这种方法可以一次成苗,分盆后不用缓苗,小苗生长速度快,经济方便,切实可行。适合培育少量苗木,也适于一些珍贵品种的扦插及播种。扦插材料的获取、贮藏、插前处理及插床  相似文献   
3.
以大孟慈村为例,介绍了大孟慈村古树奠定着村庄的文化底蕴,统筹融合古树及其周边环境,保护古树资源和延续历史文脉,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和乡村景观,以多元化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为核心,打造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古树公园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锌指BED结构域结合蛋白6(zinc finger BE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6,ZBED6)基因敲除对猪肾脏组织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并解析ZBED6基因调控猪肾脏代谢的靶基因及其通路。【方法】 对8月龄ZBED6基因敲除巴马香猪(ZBED6 KO)和同月龄野生型巴马香猪(WT)的肾脏组织(n=3)进行总RNA提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和差异基因的表达量;以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ZBED6 KO和WT猪肾脏组织mRNA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用猪Sus scrofa 11.1作为参考基因组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TopHat、Cufflink、Cuffmerge和Cuffdiff对测序数据进行分析,筛选ZBED6 KO和WT猪肾脏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层次聚类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RNA-Seq结果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可靠性。【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ZBED6 KO猪肾脏IGF2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WT猪(P<0.05)。测序共获得78 G数据量,每个样本比对率在87.3%以上,测序质量良好;ZBED6 KO和WT猪肾脏组织之间共检测到25 213个基因,以调整后P<0.05和log2|FoldChange|>2为筛选标准,得到29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的基因103个,下调的基因199个。热图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ZBED6 KO和WT组猪肾脏基因组内表达模式相似,组间表达模式不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视黄醇及疾病代谢相关通路。ZBED6基因敲除后,其中有9个差异表达基因(CYP2C42、AOX1、ENSSSCG00000036274、RDH16、CYP2A19、ENSSSCG00000022724、CYP26B1、CYP1A1、RDH5)被富集到视黄醇代谢通路中,可能参与调控猪肾脏代谢平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7个差异表达基因(CYP2C42、AOX1、RDH16、CYP2A19、CYP26B1、CYP1A1、RDH5)的表达模式与RNA-Seq分析结果一致,证实RNA-Seq结果的可靠性。【结论】 本试验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了ZBED6基因敲除对巴马香猪肾脏代谢的影响,其通过调控肾脏多个下游基因表达,从而影响其代谢相关信号通路,试验结果为阐明ZBED6基因功能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5.
按照鱼类寄生虫的常规调查及研究方法,对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湖拟鲤(Rutilus rutilus lacustris Pallas)寄生虫的种类、感染情况、季节动态及优势寄生虫种的寄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发现6种寄生虫,分别为维氏指环虫(Dactylogyrus vistulae Prost)、西伯利亚副双身虫(Paradiplozoon homoion homoion Bychowsky et Nagibina)、双穴吸虫幼虫(Diplostomum sp.)、绦虫幼虫(Cestode sp.larva)、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和椭圆尾鲺(Ar-gulus ellipticaudatus Wang),隶属于3门,5纲,6目,6科,6属。春、夏、秋三季,均发现双穴吸虫幼虫,夏季及秋季的感染率高于春季;维氏指环虫春季的感染率高于夏季,而秋季没有检出;西伯利亚副双身虫、对盲囊线虫、绦虫幼虫和椭圆尾鲺仅在夏季发现,且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均不高。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将60头75~80日龄、体重45 kg左右的杜长大杂种生长肥育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对照组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猪饲喂基础饲粮 1%中药制剂,试验2组猪饲喂基础饲粮 2%中药制剂,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复方制剂能显著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并能提高肥育猪血清IgG、IgA、IgM的水平,从而增强了生长肥育猪的自身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在不同投喂频率条件下的生长、体成分组成和能量收支进行研究。实验设置4个投喂频率处理,分别每天投喂1(F1组)、2(F2组)、3(F3组)、4(F4组)次,共进行40 d。结果表明,F3组和F4组的刺参生长最快,其末体重均显著大于F1组和F2组(P0.05)。投喂频率越高,刺参的摄食量越大,F4组摄食量越高,为3.67 g/(d·ind),F3组和F4组刺参的摄食量均显著高于F1组和F2组(P0.05),但F3组和F4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饵料转化率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其中,F4组的饵料转化率最高,为9.70%,而消化率却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降低。投喂频率对刺参主要体成分组成影响不大。从各处理的能量收支方程来看,F1组和F2组的粪能占摄食能的比例显著低于F3组和F4组(P0.05),但占摄食能的比例均超过了50%,其呼吸能占摄食能的比例显著高于F3组和F4组。本研究表明,室内养殖刺参每天投喂3次最佳,排泄能和呼吸能较高可能是导致F1组生长不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2013年4月–2014年3月,采用组织学和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山东莱州湾海域小刀蛏(Cultellus attenuatus)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胚胎及幼虫发育。结果显示,在繁殖季节,小刀蛏性别可通过性腺颜色区分,雌性为白色,雄性为黄色;1个生殖周期为1年,性腺发育经历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阶段;莱州湾繁殖期为6月中旬–7月上旬。小刀蛏受精卵卵径为50–55 μm,在水温26℃、盐度28的条件下,经24 h发育至D形幼虫,10 d后幼虫发育变态为稚贝。对莱州湾小刀蛏繁殖生物学的研究,可为该海域小刀蛏的人工育苗和增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在始穗期喷施抗旱性物质对膜下滴灌水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TDA、CaCl2、FeCl2和5-磺基水杨酸这4种抗旱性物质能有效提高膜下滴灌水稻后期叶绿素含量,增加功能叶叶面积指数;降低叶片丙二醛含量,延缓衰老;增加干物质积累,促进灌浆,增加产量。喷施抗旱性物质的处理产量较对照(喷清水)均有不同程度增产,其中以1 g/L FeCl2的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始穗期喷施抗旱性物质使膜下滴灌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结实率和每穗实粒数。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综合评价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对砂糖橘果实品质的影响,文章以健康砂糖橘植株和具有HLB症状植株上采的果实为试验材料,对两类果实的外观、内在、感官、果皮及果肉着色等品质指标进行量化比较。结果表明,与健康砂糖橘相比,感染HLB的果实单果重明显变小变轻,果形发生显著变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可食率和出汁率显著减小,而可滴定酸含量及果实硬度明显增加;两类果实在果皮及果肉着色上差异显著。通过人为感官评价,感HLB果实的综合风味明显下降,果实萎缩,部分变僵硬,果实有异味,食用价值变低。HLB对砂糖橘的大小、果形、果实硬度、果皮果肉色泽亮度、感官及内质存在显著影响,造成砂糖橘品质严重下降,应高度重视砂糖橘感染黄龙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