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当前我国集约化养猪生产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猪场管理场间比较分析系统”(Benchmarking),4年来对我国7个省市的257个猪场(共计母猪头数为244824头)样本所做出的年度成绩,计算了整体生产成绩,并分析了不同年度间以及规模间的差异,同时与美国同行进行相应的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参加Benchmarking的猪场平均每头母猪年产仔2.13胎,年提供断奶猪数17.82头,年产育肥猪16.38头,窝均产活仔9.01头,配种分娩率74.01%,全期死亡率14.61%,同时还表明各猪场间差异大,但年度间变化并不大。相比之下,美国参加Benchmarking的猪场其繁殖成绩大大高于我国,且每年都有提高。对我国不同规模猪场比较发现,小型猪场各阶段死亡率最高,中型猪场繁殖成绩最低,大型猪场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2.
五味子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为木兰科藤本植物,因果实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而得名,是著名滋补、强壮、兴奋、镇咳中药,在国际市场享有盛名;它藤蔓高攀果实红艳,又是优美的园林垂直绿化和观果树种;同时也是很好的酿酒、野果、油料、调味、芳香及纤维植物。在黑龙江省主要分布于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等东部山区,在大兴安岭也有零星分布;此外,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北方,故又特称之为“北五味子”。1 主要形态特征 落叶木质藤本,长达8米。茎皮红褐色,呈小块状薄片剥裂;分枝少,褐色。单叶互生,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9厘米,宽2.5~5.0厘米,边缘疏生具腺细齿;叶柄长2~3厘米。花乳白色,雌雄异株,单生或2~4朵族生于叶腋。穗状聚合浆果,穗长3~10厘米,上具20~40个球形浆果;浆果熟时深红色,径约1厘米,有1~2肾形种子。花期5~6月,果期8~9月。植株具芳香气味。  相似文献   
3.
4.
生猪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种猪是生猪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要想加快种猪性能改良进展,需要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应用。本文从现场实际育种工作出发,介绍一款种猪育种分析平台。该平台是在Linux系统下,基于C#语言和.net语言共同开发完成,可在Windows10系统下运行。该平台可以大幅度降低现场育种人员的工作量,使其可以更加便捷地使用基因组选择技术进行育种,加快推进种猪育种工作。另外,在未来的发展中,平台还会根据不同企业或者实际情况整合更多的理论成果,比如:系谱校正、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  相似文献   
5.
杀特灵对肉种鸡场垫料的消毒作用北京华牧家禽育种中心王希斌平养肉用种鸡场的垫料消毒是困扰饲养场的一大难题。由于国内垫料来源复杂,含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多而杂,所以,在每次添加垫料时很容易爆发疫疾。通常我们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的方法处理垫料,由于冬季外部气温...  相似文献   
6.
山丁子Malus baccata是蔷薇科落叶小乔木,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和华北等省区。它种源充足,繁殖容易,抗寒,耐旱涝,与苹果属果树的亲合力强,其幼苗已是产区用来嫁接苹果属果树的优良砧木。1 种子的采集与调制 于前1年8月下旬至9月下旬从健壮丰产的母树上采摘充分成熟的果实。采后将果实倒入缸内浸泡5~6天,待果肉腐烂或松软时捣碎用清水淘洗,除去杂质,捞出阴干,装袋或装筐置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注意防止虫、鼠危害。种子千粒重5~6克。翌春播种前处理。2 催芽处理 播种前45天,用30℃温水浸种1昼夜中间换水两次,捞出控干,浸入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1小时,捞出洗净控干,混3倍湿河沙,置窖中、室内或室外开沟沙藏。窖(室)内要保持2~5℃ 的低温,60%的湿度和良好通气条件,经常翻动种沙以防种子霉烂,并要注意防虫防鼠。播种前7天提高种沙温度至12~20℃,每天翻动1次,使其受热均匀,保持温润,等裂嘴种子占1/3时即可播种。或置于低温下待播。  相似文献   
7.
奶牛泌乳性能测定最优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采用北京市郊区两牛场421个准确泌乳期产奶记录(每日三班精确测量),分别应用14个不同测定方察,对各估测泌乳期产奶性能进行精确性的统计分析,最后推荐每隔30天不定期抽测1天产奶量的估测性能方法。  相似文献   
8.
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与其瘦肉率直接相关,是种猪遗传育种和性能测定中的两项重要指标,也是全国种猪遗传评估规定的两个重要测定性状。要获得某些性状较高的遗传进展因素,就要对这些性状进行准确度量。传统测定方法是以屠宰测定同胞或后裔来估测种猪,屠宰损失大,测定耗时,存在误差。随着超声波技术的发展,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活体测定成为可能,许多国家都开始将超声波的活体测量结果作为判断依据,运用于猪胴体性状和某些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