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旨在筛选并鉴定与鸭C4结合蛋白(C4b-binding protein,C4BP)互作的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natipestifer)外膜蛋白。本研究将保存的R.anatipestifer复苏培养,提取外膜蛋白,以鸭C4BPα作为诱饵蛋白进行His pull-down及LC-MS/MS蛋白质谱鉴定,筛选与鸭C4BP可能发生互作的候选外膜蛋白;将各候选蛋白进行克隆、原核表达,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Far-western blot验证与鸭C4BP发生相互作用的R.anatipestifer外膜蛋白;针对候选蛋白及C4BPα各功能结构域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利用Far-western blot鉴定候选蛋白及与C4BP的相互作用位点;利用ELISA对补体因子C3b、C4b及C4BP在R.anatipestifer表面沉积情况进行测定,验证候选蛋白的功能。结果显示,经His pull-down及LC-MS/MS蛋白质谱分析,共筛选出3个与鸭C4BP发生相互作用的R.anatipestifer外膜蛋白,即ECE-1、SODs和Omp62;成功获得3个外膜蛋白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3种多克隆抗体效价均超过1∶6 400,Western blot检测3种多克隆抗体可以与重组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Fa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仅ECE-1能够与C4BP发生相互作用,并且只有ECE-1全长能与鸭C4BP相互作用,而鸭C4BP与ECE-1的相互作用区域位于C4BPα的SCR 2和SCR 3;当健康鸭血清稀释度为3.125%时,ECE-1抗体能够显著促进补体因子C3b、C4b在R.anatipestifer表面的沉积作用(P<0.05),当健康鸭血清稀释度为6.25%时,ECE-1抗体能够显著抑制C4BP在R.anatipestifer表面的沉积作用(P<0.05)。本研究成功筛选并鉴定出1个与C4BP互作的R.anatipestifer外膜蛋白ECE-1,为进一步阐明R.anatipestifer免疫逃逸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呼肠孤病毒(Reovirus)在家禽和其他禽类中非常普遍,容易分离到病毒及检测到血清抗体,但主要关注其对鸡的危害,因为从其他禽类分离的病毒大多是不致病的~([1])。近年来,雏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导致严重发病、死亡的病例较多,也有文献报道肉雏鸭感染该病毒导致以脾脏坏死为主要病变特征的疾病。鸭疫里默氏菌的血清型复杂且缺乏交叉免疫保护,极易产生耐药性,在临床中存在严重的多  相似文献   
3.
2020年9月西南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医院收到重庆市荣昌区某乌鸡养殖户乌鸡病料一份(1只),送本实验室进行病理学诊断。病鸡经临床诊断后处死,进行尸体剖检,采集有病变的组织器官用10%福尔马林固定,之后制作石蜡切片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病鸡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体型消瘦,胸肌菲薄,皮包骨头;尸体剖检病变表现为腺胃、肌胃和小肠内有数条蛔虫;肝脏、脾脏、肾脏和肠系膜表面均有大小及数量不等的白色结节;其他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损伤。综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鸡蛔虫病。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审旱稻品种原旱稻3号的特征特性,研究了不同播种方式(处理1:人工均匀撒种旱直播,播种深度为0 cm;处理2:机械化旱直播,行距为0.2 m,播种深度为2~3 cm;处理3:机械化旱直播,行距为0.25 m,播种深度为2~3 cm)对稻产量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方式单位面积产量最大的是处理2,为6 496.5 kg/hm^2,最小的是处理1,为6 034.5 kg/hm^2,处理2较处理1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462.0 kg/hm^2。由此可见,原旱稻3号可挖掘的产量潜力很大,适宜的栽培措施可以提高原旱稻3号的产量。处理2的实收产量最高,说明其单位面积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四要素协调。  相似文献   
5.
通过总结介绍原旱稻3号农艺性状、抗性、稻米品质、产量水平及其适宜栽培区域和机械化旱直播栽培技术,满足服务当前黄淮稻区农业精简栽培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6.
介绍水稻育秧棚水果番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采收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阐明C5a-C5aR轴在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感染致雏鸭肝损伤中的作用。将保存的鸭疫里氏杆菌复苏培养,同时制备鸭抗凝血,将鸭疫里氏杆菌与鸭抗凝血混匀,分别与抗C5a抗体和抗C5aR抗体孵育后进行全血试验,利用ELISA检测C5a及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利用鸭疫里氏杆菌感染雏鸭,同时分别用抗C5a抗体和抗C5aR抗体处理进行动物试验,采集主要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集雏鸭外周血和肝组织进行细菌计数;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清后,进行血清酶活性检测,应用ELISA检测血清C5a及炎性因子水平;采集肝组织,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主要炎性因子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在全血试验和动物试验中,与R.anatipestifer组相比,R.anatipestifer +anti-C5a组和R.anatipestifer +anti-C5aR组C5a、TNF-α、IL-6和IL-1β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阻断C5a-C5aR轴可显著降低鸭疫里氏杆菌感染雏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减轻雏鸭心、肝和脾组织损伤;阻断C5a-C5aR轴能显著降低鸭疫里氏杆菌感染雏鸭外周血和肝细菌数及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与R.anatipestifer组相比,R.anatipestifer +anti-C5a和R.anatipestifer +anti-C5aR组C5aRSphk1、FGL2、TNF-αIL-1β mRNA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成功证实C5a-C5aR轴激活有助于鸭疫里氏杆菌感染雏鸭,阻断C5a-C5aR轴可显著减轻雏鸭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为进一步研究抗鸭疫里氏杆菌感染药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