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犬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过敏性皮肤病。由于近年来我国养犬数量不断增加,犬特应性皮炎成为宠物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严重危害了宠物犬的身体健康。该病病因复杂,大致可概括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皮肤屏障功能失调、免疫功能失调和微生物菌群失调五个方面,且由于其临床症状与其他过敏反应、炎症反应相似,难以确诊,需要通过多种临床反应共同判定。随着小动物诊疗的不断发展,犬特应性皮炎治疗在以往基础疗法上又增加了使用抗炎止痒药物、JAK通路抑制药物、生物制品药物和PED-4 选择性抑制剂等治疗方式。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犬特应性皮炎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犬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长极性菌毛(long polar fimbriae,LPF)是一种最早发现于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中的CU(chaperone/usher)类型的菌毛,后来该菌毛在其他许多细菌中也得到了鉴定。事实上,LPF不仅作为一种黏附素促进病原体黏附到易感细胞靶向部位,而且参与细菌生物被膜形成和感染组织嗜性。此外,LPF还能增强细菌在宿主细胞中的定植和持续存在能力,并介导宿主的炎症反应。在多种细菌,尤其是在对公共卫生有重要影响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O157:H7菌株中,已经充分阐明了LPF是必不可少的毒力因子。现综述LPF的形态特征和分布、操纵子组成和功能、表达调节机制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研究LPF介导的细菌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