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9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是豆科黄芪属植物。它喜冷、耐旱、耐寒、怕热、怕涝,土壤要求透水力强的中性和微碱性砂质土。它广布于东北,华北的向阳山坡草地上。 蒙古黄芪根是重要的药材,叶和嫩枝是保健饮品的主要原料之一,地上部分可做牧草,其根系入土深,具有固氮能力,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目前农业生产上有大面积种植。我们于1993~1994年对蒙古黄芪的产量、质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目的在于开发牧草资源,利用药用植物改良建设草原,恢复草原生产能力,使草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刈割对羊茅黑麦草叶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植物组织转化分析方法,研究在不同刈割开始时期和留茬高度对羊茅黑麦草叶片发生、伸长、枯萎和死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期以低茬刈割有利于羊茅黑麦草叶片的发生和生长,适合频繁强度利用.  相似文献   
3.
刈牧对草层再生的影响常会宁王文焕钟敏强(黑龙江畜牧兽医学校·双城市·150111)草地叶层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和收获用于饲草的主要部分。最佳地刈牧草地,一方面要考虑保留足够的叶面积进行光合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生产的干物质,减少叶片因枯萎...  相似文献   
4.
羊草又名碱草,是松嫩草地的建群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都很高,适口性很好的优良牧草,近年来由于不合理利用和缺乏管理,羊草草地退化严重。我们通过对人工羊草草地初级生产力定位研究,为预测羊草地产量,载畜量,确定放牧期,刈割时间,为羊草草地改良利用提供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5.
三江平原是小叶章的故乡.为了科学地开发利用保护好这一草地资源,我们先后在前进、前锋、前哨等农场进行几年的调查研究,基本上摸清了本地区小叶章资源的生境、分布、类型及不同条件下的生态型,科学利用和保护途径.此次调查结果,基本上可以代表三江平原的资源情况,为三江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紫花苜蓿喷施微肥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紫花苜蓿进行微肥喷施试验,结果显示:喷施微肥能显著提高其草产量,其M2C2处理草产量增幅最大,达到38.22%;并能促进其干鲜比的增加,其M2C1处理干鲜比最大;且对其叶茎比也有显著影响,其M1C1处理叶茎比最大,而M2C2处理叶茎比最小。  相似文献   
7.
为了摸清地带性与非地带性植被分布和地貌关系的规律性,找出相应的利用改良措施。通过对本地区草地的普查及齐齐哈尔市、杜尔伯特、大庆、安达、林甸、肇源、明水等市县的多年详查和其它有关项目的调查研究,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统计分析,基本上摸清地貌与不同植被分布的规律、特点及利用价值。地貌不同,改变了水热条件,产生生态梯度的变化,对地带性或非地带性植被都有一定的影响,使松嫩草地形成温性草原类、温性草甸草原类、低平地草甸类、沼泽类,不同草地类型有不同的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相应的利用改良措施,违反这一规律,必加速草地的“三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年的引种及栽培实践,对观赏性能好、耐寒的一些地被植物种类(17个科41个品种)的生理、生态及应用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为今后城市园林绿化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放牧场的利用方式有两种,即自由放牧与划区轮牧,而公认为后者是最佳方案,比传统的自由放牧提高牧草产量25%~30%,可消化蛋白质增加54%,防止践踏及寄生虫危害,提高了载畜量30%~35%,增加畜产品.为了进一步对在放牧条件下草地利用的认识,我们多年来作了这方面的工作,本文仅就放牧草地利用中生理基础的调查研究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阿特拉津、乙草胺、2,4-D丁酯、玉农乐和安威乳油5种除草剂对龙辐单208青贮玉米品种除草效果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除草剂处理对龙辐单208青贮玉米生长发育及除草效果的影响,从而筛选最适的除草方案.本研究对解决生产上青贮玉米除草问题,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减少生产成本,增加种植户的收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