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精液冷冻技术我国从七十年代就开始研究,并逐渐掌握了这一技术,先后在奶牛、绵羊、猪等繁殖育种中推广应用。如绵羊的冷冻精液输精技术已在生产中较大范围应用,情期受胎率达到56%以上,超过了目前国际上绵羊冷冻精液受胎率50%的水平。 我国具有独特的绒山羊品种资源,其绒纤细而强度大(细度14—17微米,强度4.08—5.66克),是长期以来的传统出口物资,售价是细羊毛的7—8倍。目前全国存栏绒山羊约为3700万只。但平均个体产绒量  相似文献   
2.
1、发病轻的,可剪耳、尾放血或往猪身上泼冷水,同时灌些甘草绿豆汤。 2、病重的,可用1—2%美兰酒精生理盐水溶液(美兰1—2克,溶解在10毫升纯酒精中,再加90毫升生理盐水),按每公斤体重静脉或皮下注射0.5—1.0毫升.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预测了豆粕、玉米中的真可消化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消化率用去盲肠公鸡作试验动物,用修正的Sibbald强饲法进行测定。定标的结果表明,豆粕中除与胱氨酸有关的几个方程外,其它氨基酸的定标经检验证明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玉米真可消化氨基酸的定标性能不如豆粕好,目前还不能进行实际的应用,但大部分氨基酸定标方程的相关系数经F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用NIRS预测玉米真可消化氨基酸是可行的。近红外光谱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日常测定鸡真可消化氨基酸的即时分析方法,它能够替代查书面值以及使用耗时而昂贵的体内法测定真可消化氨基酸含量。营养学家可根据真可消化氨基酸数据进行饲料配方,起到准确、及时、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高效利用饲料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畜大壮”为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研制成功的一种反刍家畜促生长剂,是一种间羟基苯酸内脂(Resorcylic Acid Lactone)类化合物、不属于甾族化合物,为非激素类、已被澳洲、新西兰、英、德、法等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采用,作为牛羊促生长添加剂。其作用机理是能刺激脑下垂体,使之增加生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棉籽粕、菜籽粕中的真可消化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定标方程研究。定标就是建立常法测值与近红外光谱值之间的相关关系。饲料中的氨基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氨基酸消化率用去盲肠公鸡作试验动物 ,用修正的Sibbald强饲法进行测定。用近红外仪收集样品的光谱数据 ,用多元回归法建立体内法测值和光谱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定标结果表明 ,棉籽粕除胱氨酸和色氨酸 ,菜籽粕除赖氨酸外 ,其它氨基酸的变异系数都在7 %以下 ,经检验证明其定标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近红外光谱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日常测定鸡真可消化氨基酸的实时分析方法 ,它能够获得与体内法相近的真可消化氨基酸数据 ,避免查饲料成分表的不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坏疽性皮炎 ( Gangrenous Dermatitis,GD)是一种致命的梭菌感染 ,主要影响 3~ 7周龄快速生长的雏鸡 ,特征是暴发性强 ,死亡率急剧增加 ,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出现渗出性、气味性及出血性损伤。坏疽性皮炎也称为坏死性皮炎 ( necroticdermatitis)、梭菌性皮炎 ( clostridial dermatitis)、感染性皮炎 ( infectious dermatitis)、坏疽性蜂窝组织炎 ( gangrenous cellulites)、坏疽性皮肤真菌病 ( gangrenous dermatomyositis)和禽恶性水肿( avian malignant edema)。这种疾病首先发现于雏鸡 ,此后对雏鸡和产蛋母鸡的发病都有许多报道。坏宜…  相似文献   
7.
评估有机矿物元素化合物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家管理机构近日确定了在动物饲料中使用的 30种市售有机矿物元素。这些产品由包括与有机分子相结合的金属原子在内、范围很广的化合物组成 ,为动物提供了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动物消化系统中 ,有机微量元素比无机微量元素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率。但是他们却面临着 1个巨大的挑战 ,这就是如何确定众多现在市售矿物元素螯合物、络合物和蛋白螯合物的质量及其潜在效率 ,缺少检测标准以衡量金属原子与较大的有机分子相结合 ,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大小。螯合微量元素其金属原子被认为安全地包裹或保护在有机分子结构或配位体内 ,直到它们最终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