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本研究采用试纸条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酮粉法检测奶牛亚临床酮病,结果表明: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结果为诊断标准,试纸条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和94%,酮粉法的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分别为56%和90%.  相似文献   
2.
采用连续腹腔注射等体积不同浓度梯度三氯化铝法,建立不同程度雏鸡亚慢性铝中毒模型,通过对血清和肾脏中铝含量、血清中肾功能指标肌酐(Cr)和尿素氮(BUN)含量测定,并应用光镜技术观察肾脏组织学结构,探讨染铝对雏鸡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染铝组血清和肾脏中铝含量以及血清中Cr和BUN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光镜下,低剂量染铝组肾小球轻度肿胀,肾小管和近曲小管未见明显变化.中、高剂量染铝组肾小球肿胀,肾小球内细胞数量增多,肾小管浊肿,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上述结果说明,亚慢性铝中毒可致雏鸡肾脏结构及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讨长期铝暴露对大鼠肝脏损伤及其功能的影响,为防制其对动物肝脏器官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48只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饮水中添加0,64.18,128.36,256.72mg/kg体重AlCl3.6H2O溶液建立长期铝暴露大鼠模型,试验期120d。断头处死大鼠,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血清和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随染铝剂量的增加,各染铝组血清ALT、AST活性及肝脏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染铝组肝脏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低剂量组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长时间铝暴露可增强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抗氧化能力,引发氧化损伤,进而影响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分析比较了产后初期亚临床酮病奶牛和健康奶牛血清葡萄糖、非酯化脂肪酸、-羟丁酸、铜和锌的代谢水平,以期进一步完善奶牛亚临床酮病的生化诊断。结果表明,与健康奶牛相比较,亚临床酮病奶牛的血清非酯化脂肪酸和-羟丁酸含量显著升高,而葡萄糖和锌含量显著降低,铜含量无显著差异。揭示血清葡萄糖、非酯化脂肪酸和锌含量可作为奶牛亚临床酮病生化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爬行类宠物的饲养尚未普遍化,大多数的畜主缺乏相关的饲养知识,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引发的疾病较多.笔者在门诊遇到1例巴西龟维生素A缺乏症的病例,现将具体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犬肠道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是一种少见的蛋白丢失性肠病(protein-losing enteropathy, PLE),在兽医临床上非常罕见。在本报告中,描述了1例8岁雌性泰迪犬,其临床症状表现食欲下降,偶尔呕吐,持续性腹泻,被毛粗乱,腹部膨大和气喘等。超声检查发现,病犬空肠肠壁分层清晰,黏膜层中度增厚,黏膜层内回声增强,边界不清,可见非均匀分布的亮斑结构,腹腔后部少量腹水。结合该犬病史调查、临床症状、血液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结果综合分析,诊断为犬肠道淋巴管扩张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性措施基础上,根据实际预后情况制定改善性食谱与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案。经过两年多的长期维持治疗和预后随访,该犬体重明显增加,生化指标参数正常,B超影像学检查肠道症状明显好转。国内首次报道了犬肠道淋巴管扩张症临床病例及治疗方案,对于兽医临床上相关疾病的诊治和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畜牧兽医专业是一个理论性、专业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实验实习环节,把握好实验教学既是对理论学习的补充,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畜牧兽医专业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专业,各种科目的实验非常多,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依据的是书  相似文献   
8.
2022年7月份黑龙江省某养殖场的北极狐陆续出现食欲下降、呕吐及腹泻等症状,个别北极狐精神倦怠、食欲废绝、腹泻、粪便呈黑色、便血甚至死亡等。采用一般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解剖、现场调查等方式进行鉴别诊断,对自配料原料进行了检测,并进行了相应的治疗。结果表明:病狐食欲减退,毛质枯燥,腹部触诊未见明显异常;常见传染病抗原阴性,未见肠道寄生虫;病理解剖发现胃底黏膜严重脱落、出血明显,十二指肠出血、坏死,胰腺水肿、充血,脾脏充血,肾脏水肿,部分肺叶淤血及水肿。自配料原料鲐鱼中组胺含量为1.90 mg/g,确诊为北极狐组胺中毒。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停止饲喂鲐鱼,肌肉注射西咪替丁,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措施对中毒北极狐进行治疗,对北极狐群采取调整饲料配方、促进营养物质摄入等措施,成功地控制住了北极狐中毒。说明在使用自配料时应经常检查原料品质,避免发生群发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奶牛业生产中,有两种类型的淘汰,一种是繁殖障碍、非繁殖疾病、下垂的乳房、慢的排乳速度,以及不好的体型所造成的非本意淘汰;另一种是因低的产奶量所造成的本意淘汰。在我国奶牛生产者注意实现低频率的非本意淘汰。如何降低非本意淘汰,提高奶牛业的经济效益,就成为我国奶牛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262头淘汰奶牛进行调查,分析了淘汰的原因,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猫下泌尿道疾病(FLUTD)有人称之为猫泌尿道症候群(FUS),其会造成猫有血尿、排尿困难、频尿、尿道阻塞等症。猫发生FLUTD的机率可高达10%。公猫较母猫容易发生,而已经结扎的猫比未结扎的猫容易发生。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