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山西瘦肉型猪新品系配套杂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山西省培育了“山西瘦肉型猪新品系”父本(SS-Ⅰ系)、母本(SD-Ⅰ、SD-Ⅱ、SD-Ⅲ系),为探索其配套杂交效果,对14个杂交组合进行了肥育、屠宰和胴体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1)日增重以双杂交组合最优,均在730 g以上,其次是三元杂交组合,最差的是二元杂交组合,其中含SD-Ⅲ系血液的杂交组合日增重相对较低;料重比最低的是长(×大SD-Ⅱ)为2.95,其次是3个双杂交组合,含SD-Ⅲ系血液的杂交组合料重比相对较高。(2)屠宰率在双杂交组合中以大长(×杜SD-Ⅰ)最优为76.27%,三元杂交组合中以长(×大SD-Ⅲ)最优为76.75%,二元杂交组合中以长×SD-Ⅲ最优为76.67%,可看出含SD-Ⅲ系血液猪的屠宰率有偏高的趋势。(3)瘦肉率以含SD-Ⅲ系血液的组合在各杂交组中均为最高,双杂交中长大(×杜SD-Ⅲ)、三元杂交中大(×长SD-Ⅲ)、长×(大SD-Ⅲ)和长大×SD-Ⅲ、二元杂交中长×SD-Ⅲ和大×SD-Ⅲ均最高。  相似文献   
2.
猪瘟单克隆抗体酶联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猪瘟单抗酶联试剂对曾发生过猪瘟的猪群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猪群的猪瘟弱毒体阳性率为78.5%,仍有21.5%的猪免疫不确实、猪群的猪温强毒抗体阳性率为27.5%,说明猪群感染过猪瘟强毒。猪瘟强毒抗体阳性与猪瘟弱毒抗体,繁殖母猪的胎次无关,与毒猪的繁殖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3.
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灭活苗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海利  王瑞吉 《养猪》1995,(3):38-39
从山西某种猪场仔猪黄白痢粪便中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O149:K88ac、O18和O112菌株,分别制成O149:K88ac单价苗和O145:K88ac、O18和O112多价苗,应用于该种猪场妊娠母猪,结果:免疫组母猪所产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多价苗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单价苗(P〈0.01),免疫组母猪所产仔猪因黄白痢的致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4.
<正> 农村审计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计。主要包括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审计、生产经营过程的审计、财务成果的审计和经济效益的审计。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用7~10日龄平均体重3.0~4.0kg的健康杜洛克哺乳仔猪20窝,每窝8头,母猪胎次为3~5胎。试验分为4个处理组,根据体重采用随机单位组的试验设计,即将每批7~10日龄体重相近的4窝仔猪分别放在4个处理内,形成一个单位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分批进入预试,至14日龄正式进入试验。哺乳阶段(14~35日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10%、15%的乳酸菌素,断奶阶段(35~70日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相应添加0%、0.2%、0.4%、0.6%的乳酸菌素。试验结果,(1)在哺乳仔猪饲粮中添加乳酸菌素对仔猪的生产性能、粗纤维表观消化率、腹泻、粪pH和粪中大肠杆菌数量没有明显的影响。(2)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0.4%的乳酸菌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料重比比对照组降低5.9%(P>0.05);显著提高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其它各种养分的表观消化率有随着乳酸菌素添加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粪中大肠杆菌数量比对照组显著减少,粪pH比对照组下降0.2;抑制了仔猪的腹泻。(3)从整个仔猪阶段(14~70日龄)综合各方面的效果来看,哺乳仔猪饲粮中添加10%、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0.4%的乳酸菌素可极显著提高日增重;提高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明显降低粪中大肠杆菌数量,从而减少了仔猪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