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鉴定了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桑树品种239个的染色体,发现六倍体桑4个;四倍体桑一个;三倍体桑16个;二倍体桑218个。这些品种的染色体数,均属首次鉴定。我们已于广东蚕丝通讥(1988)报导了广东地区的五个桑种121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现又鉴定了广东的151个品种,广西的67个品种和海南的13个品种以及其他地区的8个品种共239个品种的染色体数,为桑树育种以及桑树资源的整理,研究其起源、进化、分类等提供细胞学的依据。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取自本所桑树种质资源圃,其中广西的材料是由广西蚕业指导所与我所合作考察搜集的,海南的材料是过去搜集保存在我所的。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是在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领全下,全国桑树品种鉴定珠江流域鉴定点的任务。主要是鉴定各单位选育的一部份优良品种在珠江流域的适应性,为加速桑树良种化,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桑品种 1.育2号:由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利用湖桑39x广东桑育成的。 2.试11.由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利用中桑5801x四209育成的。中桑5801是由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利用湖桑38x广东桑育成。四209是由  相似文献   
3.
多倍体植物由于细胞核里染色体数增多,影响了酶系统活动能力,生理活性加强,代谢产物增多,以及同化物质、矿物质含量的提高等许多具有经济价值的特征特性,已广泛引起育种工作者的重视与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生产实践已证明三倍体桑往往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性能。日本正在大力推广三倍体桑农林五号(新剑持)、农林八号(青叶鼠)。我省七十年代也曾推广三倍体桑伦教40号,获得显著的坛产效果,但由于需用无性繁殖,技术要求高,环节多,速度慢,成本大,与我省密植栽桑不相适应,如何选育三倍体杂交桑,用种子繁殖,以适应生产需要,是急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1986—1987年作者采用秋水仙素处理桑杂种实生苗诱导四倍体获得成功,为开展桑树多倍体育种创造了条件。随之利用二倍体  相似文献   
5.
桑树多倍体育种的研究,日本、苏联开展得较早,积累了许多资料。一般认为:四倍体桑叶形大、叶肉厚、叶质好、饲料效率高;但发条数少,枝条伸长短,产叶量低、孕性差,未能为生产上利用。国内杨今后(1984,1989)和作者(1989,1990)的研究,从整体上说与前人的结果有同一的倾向,但作者从处理桑树杂种实生苗诱导获得104份四倍体桑植株中发现有些生长势强的材料,初步选出13份与现行推广的优良品种塘10×伦109  相似文献   
6.
为了开展桑树多倍体育种工作,1986—1987年用秋水仙素处理桑树杂种实生苗诱导获得四倍体植株104份,其中属于广东桑系统102份,属于印度桑系统2份。这些材料栽植(株行距40×130厘米)于本所桑树资源内,现将多年来的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一、发芽 (一)发芽期。桑树发芽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冬春期间当气温下降到12℃以下,桑树即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经过一  相似文献   
7.
选育优良的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采用种子繁殖,加速良种的推广是我们的目的。为了掌握四倍体桑品种的种子结实性能,以便提高制种质量,也是亲本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广东桑和印度桑获得四倍体品种104个,属广东桑102个,属印度桑2个,现调查部份雌性品种的种子结实性和质量,以供亲本选择的参考。一、材料和方法以十四个广东桑和一个印度桑品种,诱导获得的四倍体桑品种52个,第三年树龄自  相似文献   
8.
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实生桑幼苗,一个半月后,苗株出现四个形态类型:(1)生长点分裂,出现顶端两枝同步生长。(2)叶片仍绉缩变形。(3)茎粗、节密或侧枝早发。(4)枝叶正形生长。过去一般仅着重于第二、三类型进行选择,作者增加了从第一、四两类型中选择,不仅可使诱导率提高1.33倍,同时选出具有高产、优质性状的材料也提高了1.83倍。  相似文献   
9.
查明了二年来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三倍体桑杂交组合的果实生长期长短与气候、品种有关。其对积温的要求,品种之间有差异,但年份之间基本上一致。不良气候对种子的结实性和质量有影响,特别授粉期遇低温袭击,影响种子的结实性更大。广东七十年代曾推广从自然形成的三倍体桑伦教40号,全省推广面积达23%左右,对提高当时蚕桑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需用无性繁殖,致生产上使用受到限制。八十年代以来,推广圹10×伦109和沙2×伦109等杂交桑,由于能用种子繁殖,育苗数量大,速度快,成本低,对加速良种的推广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广东蚕桑业的发展,据史书记载,迟于黄河与长江流域,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四大产区之。 1979年以来,我们经深入我省佛山、肇庆、湛江、茂名、韶关、惠阳、梅县、广州、海南等9个地市(行政区)的28个县、市,58个区进行重点的考察。收集桑树品种资源材料351份,其中栽培类型288份,野生桑63份,并向外引进28份,资源来源包括江苏、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