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猪丹毒 猪丹毒是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本病呈世界性分布。这是猪的高热性急性传染病。病猪临床上以体温升高,败血症,颌下皮肤出现疹块为特征。本病发生于架子猪,特急性型体温高达42℃以上,体表出现红斑,躺卧不起,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2.
对2006~2009年河北省“猪高热病”的主要病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副猪嗜血杆菌(HPS)、胸膜肺炎放线茵(APP)、链球菌(S.S)、大肠杆菌(E。coli)、沙门氏菌(Sal.)和巴氏杆菌(Pro)的总检出率分别为64.52%、30.27%、11.26%、6.13%、3.10%、2.58%、1.46%、1.11%、1.08%和0.10%。其中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KP.SV)和经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C—PV.P.SV)总检出率分别为60.92%和3.60%。HP—PRIKSV同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比较普遍,感染以二重感染、三重感染为主。总之,河北省“猪高热病”的主要致病病原是HP-PRRSV,并多与PCV-2、PRV、CSFV、HPS、APP、E.cold、S.S和Sal.、Pm等病原体中的-种或几种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种“综合症候群”型疫病。  相似文献   
3.
4.
血液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中应用最广,对辅助诊断最有价值,最常用的基本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近2个月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发生支气管栓塞和气囊炎较多,针对这一疫病流行情况,我们结合临床具体发病特点,整理一案例分享如下:1某鸡场情况全场8栋鸡舍,25000只/栋,地面平养。2临床症状发病日龄为27天,大群精神正常,个别有不愿活动的弱鸡,死亡率全场1‰,个别栋死亡率为4‰,采食量维持不增长,死淘有增加现象,粪便基本正常,但个别鸡有发烧。  相似文献   
6.
<正>产蛋鸡群卵黄性腹膜炎时有发生,对产蛋鸡群生产性能影响较大,并且还会增加鸡群的死淘率,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原因分析本病一般由细菌病与病毒病混合感染所致,目前最为常见的是致病性大肠杆菌病与其他病毒病(如新城疫、流感、传染性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8月26日,笔者接诊了一例博美犬洋葱中毒的病例。具体诊治情况如下。1发病情况病犬为博美犬,3岁龄,雄性,全身被毛为橙色,体重2.4千克,因主人发现其呕吐前来就诊。经询问犬主得知,一天前该犬尿液发红,精神较差,食欲减弱。再问犬主最近几天给犬吃过什么特别的食物,犬主回忆说三天前的晚上吃过洋葱炒大肠,以前养了几年的爱犬从未吃过,这是首次喂食。  相似文献   
8.
包涵体肝炎(InclvsionBodyHepatitis,IBH)是由禽腺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一般情况主要发生于3~10周龄肉用仔鸡,尤其以一月龄左右的鸡多发,蛋鸡及鸽亦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1当前引起呼吸道病的主要因素1.1鸡舍内外环境因素鸡舍建设不合理,通风不良;或与生活区太近,鸡舍较密集;甚至鸡舍周围堆积粪便,死鸡等都会造成某些疾病的传播。1.2管理因素由于鸡群管理不善,通风与保温处理不当而引起该类疾病的发生。另外,淘汰鸡舍和病鸡处理不当或消毒不严格,残留的病原也会引起新进鸡发病。因为有些呼吸道疾病如败血霉形体,传支,喉炎等病是通过病鸡甩鼻、咳嗽等排出的分泌物进入到空气中,被健康鸡吸入后发生感染;有些病原体如新城疫等是通过形成微粒附着在尘埃上,随空气流动而传染;有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