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一般来说,种鸡的育成期定为10-24周龄、即育雏结束到开产前的时间段。这个时期的生理特点是骨架基本完成,逐步向体成熟和性成熟接近。这个阶段的饲养任务是为鸡群的正常开产和获得高产作准备,保持适当的体况和蓄积养分并且保持生殖系统的适时成熟。因而育成期后备鸡在饲养管理上相对其他阶段有其不同的侧重点,为确保种鸡场的生产效益,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蛋鸡生产过程中,鸡蛋的破损会影响经济效益,它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如何针对破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破损率,需要从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及营养因素等方面进行预防和控制。现就笔者这几年来在笼养蛋鸡生产过程中的实践,总结下面几点供参考。1营养因素  相似文献   
3.
笼养种用公鸡的生产任务是提供优质精液,为鸡场提供大量优质种蛋奠定基础。笼养情况下的公鸡须采用人工的方法采集精液,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产生受精种蛋。因此在人工授精条件下强制利用的公鸡,其饲养管理必须和母鸡一样受到重视。本文就笼养情况下公鸡的饲养和管理细节,结合实践提出注意问题及探讨,旨在为公鸡的生产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业内人士纷纷把注意力放在防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上,而对于较常见、多发的呼吸道疾病往往被忽视。单纯的呼吸道疾病感染会造成种鸡产蛋率下降、受精率下降、孵化率和雏鸡品质下降等,如并发感染,则可同时抑制机体免疫系统,降低机体自身免疫力,造成鸡群发病率、死亡率剧增,往往给养鸡生产带来更为严重的损失。因此,鸡场生产者应...  相似文献   
5.
加强笼养种鸡产蛋期饲养管理的目的,是生产尽可能多的优质种蛋。本文从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和疫病防控,对体重、均匀度及料量的控制,以及温度、光照、应激和人工授精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入手,全面分析笼养种鸡产蛋期间饲养管理的环节,探索出科学的管理规律。  相似文献   
6.
2001—2008年猪瘟抗体和猪瘟病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2008年,对东莞养殖场、猪苗场和屠宰场待宰外来猪开展猪瘟抗体监测,其中养殖场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87.88%、79.44%、79.20%、73.52%、72.30%、67.47%、62.88%和72.20%;2001-2003年猪苗场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9.68%、1.49%、1.36%,2004—2008年屠宰场待宰外来猪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56.78%、45.94%、27.28%、15.22%和49.87%。同时,2003—2008年,对东莞市养殖场开展猪瘟病毒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平均阳性率分别为18.1%、55.34%、71.88%、63.64%、53.33%和25%。这些检测结果显示,无论是养殖场还是猪苗场、屠宰场待宰外来猪,其猪瘟抗体阳性率均是检测第1年最高,以后逐年下降,养殖场和屠宰场待宰外来猪抗体阳性率2008年回升,且与猪瘟病毒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的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