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为探究沉积区不同沉积层次结构及理化性质差异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该研究取典型侵蚀黑土进行粒级沉降分选,将颗粒由粗到细分成6个粒级(L1~L6),并按不同泥沙迁移情景,将粗细颗粒依次逐层沉积,形成6种不同深度和层次结构的沉积土柱(S1~S6):S1仅由最粗粒级L1组成,S6则由L1~L6从粗到细、自下而上依次逐层沉积而成。将不同土层结构土柱进行恒温恒湿培养,并监测CO2、N2O和CH4的排放速率。结果表明:1)不同沉积土层孔隙度由L2层的23.79%减少至L6的1.00%,而含水率则由L2层的11.16%增加到L6层的41.02%。2)碳氮含量集中分布在L2~L4层。3)7 d培养期间,温室气体平均释放速率总体随沉积层数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也表现为气体通量并未随着沉积土层增厚而增加。逐层沉积过程使得粗细颗粒分离,粗疏颗粒在下层优先沉积,而细密颗粒在上层堆叠,致使孔隙度和气体相对扩散系数随颗粒自下而上随逐层沉积而逐渐降低,仅1.5 cm厚的细密沉积层便可有效抑制温室气体向土表排放。该研究通过颗粒沉降分选和逐层沉积,从细观过程刻画沉积分层和掩埋效应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对深化沉积环境温室气体排放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包头地区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季节性变化,对某规模化牛场2007-2012年连续6年的产奶量和乳成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了该地区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产奶量每年2月末、3月初开始快速提高.至5~8月达到最高区域.8月末、9月初开始产奶量急速下降(P〈0.05),至10月末、11月初降到最低区域。乳蛋白质和乳脂率每年2月末3月开始渐渐下降。在5~7月降到最低,8月末、9月初大幅度提高(P〈0.05),至10月末、11月初达到最高区域。乳糖变化规律与产奶量一致。而与乳蛋白质和乳脂率的变化相反。包头地区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每年有较一致的季节性变化.尤其是乳蛋白和乳脂率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包头地区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季节性变化,对某规模化牛场2007~2012年6年的产奶量和乳成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了该地区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8月份产奶量较高、乳蛋白和乳脂率较低(各月间P≥0.05)。10~次年2月份产奶量较低、乳蛋白和乳脂率较高(各月间P≥0.05)。3月和9月份,产奶量、乳蛋白质和乳脂率均居中(P≥0.05)。3月份开始产奶量上升、乳蛋白质和乳脂率下降(2~5月相邻月间P≥0.05,相隔月间P0.05),9月份开始产奶量开始快速下降、乳蛋白质和乳脂率快速上升(8月与9月间P0.05)。各月份乳糖含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有与产奶量一致的变化趋势,而与乳蛋白质和乳脂率的变化相反。包头地区奶牛产奶量有春季开始上升、夏季最高、秋季开始下降和冬季最低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乳蛋白和乳脂率变化趋势与产奶量变化正相反。产奶量、乳蛋白质和乳脂率秋季变化速度和幅度大于春季。  相似文献   
4.
陈卫峰  王馨瑶 《农业工程》2020,10(2):120-124
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陕西省地处中国西部,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节点区域,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高地。加强与沿线国家农业领域的合作,有助于实现陕西经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目标。该文阐释了“一带一路”与陕西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系,对“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农业经济增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就“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