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30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2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是害虫发生数量多、为害严重且防治难度大的一种作物,一旦放松了防治,就会引起棉花大幅减产,但长期依靠单一农药防治又不可避免地损害了棉田的生态平衡,与当前提倡的宏观农业——生态农业相悖。本文仅就棉花害虫发生与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赵淼  田玉华  张敏  姚元林  尹斌  朱兆良 《土壤》2015,47(4):836-841
以稻麦轮作为对象,采用密闭室-通气法和静态箱-化学发光法对太湖地区空白(不施氮肥)、当地常规(农民习惯管理方式)和保产增效(与当地常规相比,改善作物种植、水分和养分管理方式)3个处理下的氨(NH3)挥发和一氧化氮(NO)排放进行田间原位观测,研究保产增效措施对稻麦轮作NH3 挥发和NO排放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相比,保产增效在施氮量减少25%的情况下,总作物产量没有降低,且农学利用率提高了39%;保产增效NH3挥发量在稻季和麦季分别减少了26%和44%;保产增效在稻季NO排放量较低(0.75±0.03 kg N/hm2),与空白和当地常规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麦季NO排放量则显著降低了49%。因此,保产增效措施不仅能保障高产和提高氮利用率,还能减少NH3和NO排放,值得在太湖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太湖地区氮磷肥施用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在太湖地区乌栅土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连续两年研究了施氮(N)量为0、180、255、330kg hm-2,施磷(P2O5)量为0、309、0、180 kg hm-2的6个组合(对照N0P0、低氮N180P90、优化N255P90、低磷N255P30、高磷N255P180、高氮N330P90)以及三个施肥时期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氨挥发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测定。结果表明,稻田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后6d内,基肥和第一次追肥后各处理氨挥发量占施氮量的0.4%~11.5%,而第二次追肥后氨挥发损失比例较大,对照、低氮、优化、低磷、高磷和高氮处理的氨挥发在2002年稻季分别占施氮量的5.8%、9.7%、25.6%、15.6%和11.6%,在2003年稻季则分别为27.4%、26.2%、30.0%、35.1%和27.6%。若施肥后遇阴雨天气或正值水稻拔节孕穗期,氨挥发量便降低。田面水中的NH4 -N浓度是氨挥发的决定因素之一,与氨挥发通量呈正相关。施磷量相同时,氨挥发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氮量相同时,高磷和低磷处理氨挥发均高于优化处理,表明在氮磷不平衡施用时,氮肥氨挥发损失会加剧,从氨挥发损失方面考虑,稻田推荐施磷量不宜超过P2O590 kg hm-2。  相似文献   
4.
稻田氮素淋失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田玉华  尹斌  朱兆良 《土壤》2015,47(3):440-445
氮素淋溶是稻田氮素向周围水体迁移的重要途径,氮以NO3–-N淋溶的形式进入水体,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稻田氮素淋溶的损失已开展了许多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一。本文总结讨论了稻田土壤氮素淋溶的常用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土壤溶液提取法、原状土柱法、土钻取样法以及计算机模拟法和同位素示踪等方法,分别对其优缺点以及应用进行了阐述;同时对计算氮素渗漏总量的方法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水分平衡法、达西定律法、小区渗漏池法和大型原状土柱等方法,以期为稻田氮素淋溶损失的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脲胺氮肥对太湖地区稻田氨挥发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敖玉琴  田玉华  尹斌  张维  李晓  葛仁山  朱兆良 《土壤》2016,48(2):248-25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普通尿素和氯化铵为对照,研究脲胺氮肥对太湖地区稻田氨挥发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入后,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后5~7天内,氨挥发损失量与田面水NH4+-N浓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不同氮肥的氨挥发损失差异显著(P0.05),脲胺氮肥的氨挥发损失分别比普通尿素和氯化铵减少了2.71和6.41 kg/hm2,并且该氮肥对水稻有增产的趋势,氮肥利用率分别比普通尿素和氯化铵显著提高了10.43%和10.64%。此外,综合考虑经济和环境效益,该氮肥净收益高于尿素和氯化铵。因此,脲胺氮肥值得在太湖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对与患白肌病犊牛同舍的25头犊牛和26头母牛的血液和饲料中的维生素E(Toc)及硒(Se)进行了研究。 64%的同舍犊牛和27%的同舍母牛,血清肌磷酸激酶(CPK)活性异常增高;12%的同舍犊牛和421的同舍母牛,血清中Toc含量缺乏(犊牛在70μg/100ml以下,母牛在150μg/100ml以下);所有同舍犊牛和92%的同舍母牛,血清Se含量低(10亿分之35以下),所有同舍牛的血液谷胱甘肽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施肥方式及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对稻田NH3挥发和N2O排放的影响,基于稻田NH3和N2O减排的效果评价优化施肥措施的可行性。【方法】在太湖地区开展为期两年的稻季田间小区试验,供试脲酶抑制剂为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硝化抑制剂为对羟基苯丙酸甲酯(MHPP),用量为施氮量的1%。设置6个处理:1)不施氮肥对照(CK);2)表施尿素N 300 kg/hm2 (当地常规施肥,CN);3)表施尿素N 225 kg/hm2(RNB);4)尿素N 225 kg/hm2,50%表施,50%深施(RND);5)表施尿素N 225 kg/hm2+NBPT+MHPP(RNB+DI);6)尿素N 225 kg/hm2+NBPT+MHPP,50%表施,50%深施(RND+DI)。每次施肥后两周内,用密闭式抽气法监测稻田NH3挥发,在水稻生育期内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监测稻田N...  相似文献   
8.
聚脲甲醛缓释肥对太湖稻麦轮作体系氨挥发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通过研究尿素和聚脲甲醛缓释肥 (MU) 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体系氨挥发、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为新型缓释肥料的推广和降低农田氨挥发损失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田间小区试验在江苏苏州进行,种植制度为水稻小麦轮作,供试聚脲甲醛缓释氮肥有两个,MU70 (含氮量39%) 和MU50 (含氮量40%),供试土壤为潜育型水稻土。除对照外,施氮量稻季为N 270 kg/hm2,麦季为N 190 kg/hm2。以施用普通尿素为对照,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100%MU50 (单施缓释肥)、100%MU70、50%MU50 (缓释肥配施尿素)、50%MU70、当地常规 (U) 和对照 (CK)。各处理中缓释肥全部用于基施,尿素分三次追施。施肥后的第二天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稀硫酸吸收法测定田间氨挥发通量。收获期测产,计算各处理的经济收益。 【结果】 氨挥发主要发生在稻季,稻季施用MU可降低稻田的氨挥发损失,表现为100%MU50≈100%MU70 < 50%MU50≈50%MU70 < U。相比U处理,单施MU可导致水稻减产,而MU配施尿素可保证产量,50%MU50和50%MU70的产量比U处理分别提高了5.7%和3.2%;麦季单施MU处理的氨挥发和产量均显著低于U处理,50%MU50和U处理的氨挥发和产量无明显差异,而50%MU70处理的氨挥发损失高于U处理。稻季和麦季的MU与尿素配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均高于U处理的,而单施MU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均显著低于U处理的,其中不同的是,稻季50%MU50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比U处理显著提高了8.1%;麦季50%MU70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比U处理的显著提高3%。 【结论】 综合考虑农学和环境效益,稻麦轮作体系50%MU50的总净收入是30259元/hm2,相比U处理 (30168元/hm2) 差异不大,但前者显著降低了氨挥发损失,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因此,MU50和尿素1∶1配施模式值得在太湖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用文献计量方法对《青海畜牧兽医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后7年间所刊载的论文及其作者进行了统计分析与探讨。主要项目有:论文数量及年度分布、论文学科内容分布、论文地域分布、论文机构分布、单位平均产文量、论文合著率、作者数量及地区分布、作者系统及单位分布、作者个人发文量、作者及单位合作度等。另外还确定出《杂志》1992~1998年的核心作者和核心单位。  相似文献   
10.
25%咪鲜·枯芽(商品名:久安)可湿性粉剂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制的一种新型农用抗生素,是由咪鲜胺加枯草芽孢杆菌复配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